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黄山东南数十里,芙蓉削翠连云起。
萧萧褐褐三五群,生薪半肩歌不止。
石径迢迢云外行,烟雾满地穿林坰。
圣世不须紫芝曲,息担击壤歌太平。
这首诗描绘了黄山东南方向数十里的山景,山色青翠如削,直入云霄,形成一幅壮观的画面。诗人笔下的山民们衣着简朴,三五成群,肩扛生柴,歌声悠扬不断,充满了生活的节奏和欢乐。他们沿着蜿蜒的石径在云雾缭绕中前行,穿过茂密的树林,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田园生活情境。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认为这样的时代无需再寻求仙人所食的紫芝,人们只需放下重担,像农夫击壤那样歌唱生活的美好,就已经足够。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为背景,寓含了对理想社会的赞美和对劳动人民朴素快乐生活的赞美,展现了宋代文人对民间生活的关注和对盛世的期盼。
不详
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亦知二者古难并,到得九江吾事足。
庐山偃蹇坐吾前,螃蟹郭索来酒边。
持螯把酒与山对,世无此乐三百年。
时人爱画陶靖节,菊绕东篱手亲折。
何如更画我持螯,共对庐山作三绝。
一鞭加尔肤,万刃划吾腹。
就令猛于虎,何忍食子肉。
世无冷镬汤,邑尽活地狱。
圆蒲相将结僧厦,荷叶蒲茸绿相亚。
浮花浪叶自飘零,小院回廊正潇洒。
叶如青幄花成茵,细腰起舞来送春。
纸光如银墨如漆,落笔四座惊有神。
轻衫短帽付馀子,花前醉倒输闲人。
巢馀太古雪,人有正始风。
头如雪絮白,面作春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