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汤敦甫师相游龙杖歌

萧山夫子七十余,前年致政留京都。

苍颜白发谢簪裾,腰脚轻健不用扶。

旧宅十笏城东隅,荒园草草瓜与壶。

中有游龙杂苇蒲,紫花烂漫秋不枯。

鳞鬣渐老根生须,笑谓畦丁无鬋除。

制以为杖形状殊,坚比赤藤轻若无。

直逾邛竹中则虚,镌铭示我屡叹吁。

自言老退思江湖,家无桑田八百株。

又乏橘官千头奴,便作寓公聊自娱。

人生随地皆安居,饱食缓步可当车。

且学老圃往荷锄,草木位置不粗疏。

长公近亦归衡庐,童稚绕膝读我书。

亲宾过从语踟蹰,年年根节劳爬梳。

良材如此当预储,梱载分致诸老儒。

愧我樗散非世须,问道傥许谈其粗。

夫子神完老愈癯,谁陪履凫健走趋。

延年作颂敢近诬,岂但功与灵寿俱,难进易退古不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朱琦的《和汤敦甫师相游龙杖歌》描绘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者萧山夫子的形象。他虽致政后留在京都,但精神矍铄,身体硬朗,无需他人扶持。他的故居简朴,园中仍有生机勃勃的秋景,紫花烂漫,象征着他的生活态度。他制杖自娱,杖如赤藤却轻盈,工艺独特,铭刻其志。萧山夫子虽无豪富之资,却以田园生活为乐,认为人生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安适。他鼓励弟子们学习耕作,注重事物的安排,期待他们能成为有用之才。

诗中提到的汤敦甫师相,可能是一位对萧山夫子影响深远的人物,他们的交往充满了哲理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感叹萧山夫子的智慧和长寿,认为他的品质难能可贵,不仅功绩卓著,而且懂得进退之道,这在古人中也是难得的。整首诗通过描绘萧山夫子的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展现了清高淡泊的文人风范。

收录诗词(16)

朱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濂甫。道光十五年进士。为御史时数上疏论时务,以抗直闻。家居办团练以抗太平军。后以道员总团练局,助守杭州,城破死。文宗桐城派,有《怡志堂诗文集》

  • 字:伯韩
  • 籍贯:广西桂林
  • 生卒年:?—1861

相关古诗词

九月十日发通州

出自郭东门,海气迷烟树。

买船下通州,解缆日已暮。

悲风决浮云,大野豁积雾。

落叶何萧萧,带雨自飞去。

晓来天气清,山月看徐吐。

已矣谢故人,吾将侣鸥鹭。

形式: 古风

当阳道中

楚塞苍茫外,乾坤战关中。

晚烟乌桕冷,山势虎崖雄。■豁形如吼,呕呀语不通。

夷歌声又起,野哭几家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襄阳晤罗澹村同年留宿郡斋因登孟亭

旧好伸难黍,风流见孟亭。

松云栖岘首,草阁聚春星。

太白诗谁敌,羊公涕尚零。

南山归未得,遥望鹿门云。

形式: 古风

安园古松歌

曩闻安园有古松,枝叶秀出柯亭中。

根大百围荫十亩,尽收烟翠钟山浓。

将军夜宴方召客,火齐磊砢堆盘红。

妖姬如花出歌舞,仿佛夹水酣笙镛。

老髯冷视在云表,下笑蒲柳差为丛。

白鹤厌客亦飞去,绣幕尘积余刀弓。

茂贞奉诚遽易主,孤标苔卧冰雪封。

君家大父梦得裔,云英万卷卑难笼。

卜居喜近青溪侧,佐饮亦有紫驼峰。

是时江南方全盛,板桥罗绮繁歌钟。

故家遗风久渐变,草树荒落无欢容。

秋庐听秋少人到,涛声怒与江流东。

落星尽碎堕花雨,戈甲满眼秦淮空。

小仓竹多供饲马,北埭风冷号沙虫。

千年老梅同煨烬,斧斤岂能赦苍龙。

前江后段事一例,水中歌哭烟濛濛。

曹司语此尤太息,浮云变灭随春风。

旧时园记尚俟考,《北山移文》恼狙公。

不如乘醉濡毫画,横障隅坐且学商山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