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亭.和道君北行见杏花作

芳讯天涯,停马问春,帘外村醪谁注。

零乱路枝,雾鬓风鬟,争似绮窗儿女。

倦客惊心,易枨触、江南烟雨。清苦。

是二月韶光,冷朝暄暮。

弥望麦秀郊原,更举目何堪,断肠人语。

愁红一色,旧日繁华,依依上林深处。

燕子无聊,飞絮里、几番来去。休据。

春梦好、赚人轻做。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北行途中所见杏花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情感。词人夏孙桐通过“芳讯天涯”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遥远而充满春意的场景中。他停下马蹄,驻足于春光之中,询问着这春意盎然的源头,仿佛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零乱路枝,雾鬓风鬟”,词人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路边杏花的形态,它们如同女子的发丝,在风中摇曳生姿,与“绮窗儿女”的温婉形成对比,展现出自然之美与人工之美的差异。接着,“倦客惊心,易枨触、江南烟雨”,词人借由对江南烟雨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旅途中的孤独与疲惫。

“弥望麦秀郊原,更举目何堪,断肠人语”,词人将视线从杏花转向广阔的麦田,远处的人声似乎充满了哀愁,这种哀愁不仅来自眼前的景象,也可能是词人心中对某种失去的感伤。接下来,“愁红一色,旧日繁华,依依上林深处”,词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愁的情感,将它与往昔的繁华相联系,上林深处的繁花似锦,如今却只剩一抹愁红,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最后,“燕子无聊,飞絮里、几番来去”,燕子的忙碌与飞絮的飘散,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它们既是时间流逝的见证者,也是词人心中无尽思绪的载体。而“春梦好、赚人轻做”则以梦境的虚幻反衬现实的残酷,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对杏花、麦田、燕子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词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516)

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永遇乐.赵武灵王箭簇,出邯郸城西铁箭岭

残霸销沈,悲歌凭吊,寸铁千古。

笴朽埋尘,锋铦侵藓,故垒苍凉处。

丛台瑟罢,沙丘鷇冷,无复帐中歌舞。

任荒榛、村童敲火,翠铓尚怵狐兔。

开疆胡服,云屯万骑,曾道君王英武。

鸣镝中原,张弮绝塞,多少兴亡数。

长平遗恨,摩挲碧血,一例断厓风雨。

祗赢得、残年杜老,暗吟射虎。

形式:

齐天乐.早蝉

翠阴依旧閒庭院,惊时乍听清响。

翳日高栖,嘶风递送,如诉炎凉无恙。声声报爽。

到深柳堂中,早荷池上。

倦耳醒初,昼长聊复伴孤唱。

年年丝鬓对汝,露餐空自洁,凄调同赏。

消夏光阴,吟秋信息,暗里偏增惆怅。宫魂梦想。

任新曲频翻,别枝休傍。抱叶生涯,夕阳红半向。

形式:

应天长.明费宫人巷在天津学宫前,沽上词社命题徵和,用清真韵

啼鹃恨杳,飞燕径迷,门楣吊古生色。

甚处翠芜埋玉,宫斜闭寒食。兴亡事,惊过客。

送钿毂、苎萝人寂。漫肠断,阅世沧桑,满路苔藉。

慷慨陨红颜,一剑酬恩,天问竞呵壁。

故殿又更陵谷,乌衣几荒宅。丁沽冷,尘障陌。

早泪洒、梦华陈迹。付歌板,写怨春风,环佩犹识。

形式:

暗香.白莲。章曼仙招社集于法源寺,以暗香疏影赋寺中花木

露铅欲滴。照小池静影,亭亭枝立。

耐暑玉肌,出水清凉总如拭。

摇曳风裳淡冶,宜对我、山人衣白。

看尽日、有恨无言,幽思入吟笔。岑寂。众香国。

便证与静因,供佛初折。闹红尽涤。

端合芬陀署禅室。

一向茶烟榻畔,浑未觉、西风消息。

甚处素心伴杳,涉江暗忆。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