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慢

水云暝,空鸥梦锁,暗苇愁结。

霜角吹寒渐阔,雷车递语乍掣。

见扑地修篁青玉折。有题字、竟与谁说。

念旧馆凌波步尘远,依稀记离别。凄咽。

去时泪掩歌阕。又转烛飘蓬残年事,悄悄南雁绝。

空怅望江头,梅信催彻。曼吟细阅。

啼冻禽、休踏河桥残雪。钗讯无凭炉灰热。

东风起、凭阑正怯。看春浅、垂灯欺倦睫。

问百岁、几许欢期,便恨隔,尊前肯负莺花节。

形式:

鉴赏

这首《浪淘沙慢》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洵所作,词中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水云暝,空鸥梦锁,暗苇愁结",开篇即渲染出一种寂寥、迷茫的氛围,水汽弥漫,鸥鸟归巢,芦苇丛中似乎蕴含着无尽的忧愁。接着,"霜角吹寒渐阔,雷车递语乍掣",通过角声和雷车的意象,传达出秋夜的寒冷和时光的流转。

"见扑地修篁青玉折",写竹子被风吹折,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哀伤。"有题字、竟与谁说",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的怀念和无人倾诉的孤独。"念旧馆凌波步尘远,依稀记离别",回忆起离别的场景,词人心中充满凄凉。

下片进一步深化情感,"凄咽。去时泪掩歌阕",泪水模糊了歌声,"又转烛飘蓬残年事",时光荏苒,词人感叹岁月如流。"悄悄南雁绝",借南雁离去寓言自己漂泊无依。"空怅望江头,梅信催彻",江边的梅花开放,却唤起了更深的思念。

"曼吟细阅",词人独自低吟,回味往事。"啼冻禽、休踏河桥残雪",提醒自己要忍耐寒冷,不再轻易触动心中的伤痛。"钗讯无凭炉灰热",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炉火虽热,但无法传递消息。"东风起、凭阑正怯",东风微起,词人倚栏而立,内心充满畏惧。"看春浅、垂灯欺倦睫",夜晚的灯火显得格外疲惫,暗示生活的艰辛。

最后,词人感慨人生短暂,"问百岁、几许欢期",追问生命的欢乐能有多少。"便恨隔,尊前肯负莺花节",即使相隔遥远,也希望能不负美好的春光和佳节。

整体来看,陈洵在这首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抒发了深沉的离愁别绪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解语花.黄园红梅

霞笙怨别,雾阁移春,仙梦还寻到。翠蓬霜晓。

东风事、唤起半窗啼鸟。新妆换了。

应不管、波荒雪老。娇鬓华、熏麝霏烟,始信红情绕。

还记尊前旧笑。向酣春青镜,游宴多少。素怀凄悄。

抛铅泪、旋写魏宫才调。凌波路渺。

惊冉冉、挂林残照。肠漫回、偏要朱颜,凭溯溪柔棹。

形式:

花犯.萧寺小除夕

小林亭,疏灯凝水,年华笑相问。市风吹近。

听饯腊家家,人语轻趁。倦游梦枕萧斋稳。

清波闲处引。又藓迹、雪融香径,行行销意尽。

天边雁声送愁多,寒空峭、坐想迟回芳信。

吟思短,清尊共,故欢随分。

依稀记、艳阳禊赏,人散后、楼台霏麝粉。

漫唤起、阑干私倚,盟春心事准。

形式:

迎春乐.甲子元旦立春

春心浅浅融窗烛。明曦射、彩幡矗。

转新莺、笑语年华绿。钗燕上、妆云肃。

酒美椒芳欢意足。更花气、浓熏晴燠。

待去约良朋,知甚处、堪游目。

形式:

蝶恋花

谁分雏莺知事早。学语依稀,学舞夸轻妙。

新著金衣刚称小。旧家梦里都寻到。

忍耐尊前持一笑。歌费尊悭,渐渐伤怀抱。

小令银灯应自好。词人莫漫翻长调。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