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其三)

全城天有幸,战伐我何劳。

张许宁论报,甘陈且见挠。

喜开张仲径,岂续屈公骚。

欲问升沈理,云深白日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橒所作的《述怀(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首句“全城天有幸”,诗人以“全城”象征国家或社会,认为上天赋予了国家或社会某种幸运或优势,暗示了对国家或社会整体的肯定态度。接下来,“战伐我何劳”则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感,认为参与战争是不必要的劳累,体现了诗人和平主义的思想倾向。

“张许宁论报,甘陈且见挠。”这里提到的历史人物张巡、许远、宁中则、甘罗、陈平,都是古代著名的军事将领或政治家,诗人通过对比这些人物的行为,表达了对忠诚与妥协的不同看法。张巡、许远在安史之乱中坚守睢阳,宁中则在宋金战争中表现出色,甘罗少年为相,陈平智谋过人。诗人似乎在说,忠诚与坚持有时会带来正面的结果,而妥协则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喜开张仲径,岂续屈公骚。”“张仲径”可能是指张仲景,古代著名的医学家,此处可能隐喻为开启医学之道;“屈公骚”则是指屈原的《离骚》,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这两句话可能表达了诗人对医学、文学等领域的兴趣和追求,同时也可能暗含了对传统学问的尊重。

最后,“欲问升沈理,云深白日高。”诗人想要探讨的是事物兴衰的道理,但面对复杂的人事和深邃的自然,他感到困惑,仿佛是在询问:在云雾缭绕、白日高悬的天空下,如何理解人生的起伏和世界的规律?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和对宇宙真理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妥协、战争与和平、医学与文学等主题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刻的思想情感。

收录诗词(11)

李橒(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述怀(其四)

有生同覆载,何事斗玄黄。

钩党仍东汉,清流及晚唐。

倚冰谋巳拙,延木事堪伤。

自惜褰裳晚,馀名被吕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述怀(其五)

紫塞狼风急,沧溟蜃气连。

督师烦柱国,专阃寄楼船。

詟服知谁日,翱翔既有年。

升平何以答,茹汇巳翩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述怀(其六)

乐事农家得,凉风野老存。

秫田供伏腊,茅屋长儿孙。

客至惊奇服,人来对瓦盆。

此间堪小筑,傍水启柴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仲韦弟之武林

潇洒怜余季,奚囊一卷书。

淡云秋色暮,小雨晚凉初。

湖白涵无际,枫丹锦不如。

篮舆应佩笔,名胜莫教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