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邑大夫登西岘峰

晴暾发轻暑,惠风荡繁林。

驱车青郊路,举跐西山岑。

随流玩回转,就阴便清深。

子规续哀响,仓庚流好音。

侧径既窈窕,层崖亦岖嵚。

石泉漱琼瑶,松风戛璆琳。

云间渺虚旷,恍若韶濩临。

水乐名其亭,上有坡仙吟。

泉甘瀹新茗,芹香侑清斟。

攀跻岂不劳,景胜忘所任。

夕阳忽在山,清兴浩难禁。

山灵应有约,何时重来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阳光温暖释放出轻柔的暑气,和煦的风儿吹过茂密的树林。
驾车驶向青翠的郊外道路,踏上西山的峻岭。
顺着溪流欣赏回环的景色,靠近阴凉处更显清凉幽深。
布谷鸟悲鸣声断续,黄莺则传来悦耳的歌声。
小径曲折而幽深,层层崖壁陡峭崎岖。
石泉清澈如玉,松风吹过发出瑟瑟声,如同玉器相击。
云雾间空旷而遥远,仿佛置身于古老的韶濩乐章之中。
这水边的亭子取名为‘水乐亭’,上面回荡着坡仙的吟诵声。
泉水甘甜泡制新茶,芹菜香气伴着清酒。
虽然攀登辛苦,但美景令人忘却劳累。
夕阳突然映照山头,清新的兴致难以抑制。
山中的精灵似乎有所约定,不知何时能再次来访。

注释

晴暾:明亮的阳光。
惠风:和煦的风。
青郊路:青翠的郊外道路。
西山岑:西山的峻岭。
随流:顺着溪流。
仓庚:黄莺。
侧径:小径。
层崖:层层崖壁。
石泉漱琼瑶:石泉清澈如玉。
坡仙:指李白这样的文人。
泉甘:泉水甘甜。
芹香:芹菜的香气。
攀跻:攀登。
景胜:美景。
夕阳忽在山:夕阳映照山头。
山灵:山中的精灵。
何时重来寻:不知何时能再次来访。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春日郊游的景象。开篇“晴暾发轻暑,惠风荡繁林”,便是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初春时节的温暖与生机,其中“晴暾”指的是阳光透过云层散发出来的柔和光线,“惠风”则是带着温润气息的春风,它们共同作用于树木,显得生机勃勃。

接着,“驱车青郊路,举跐西山岑”,诗人描述了自己驾车行驶在郊外的小路上,又攀登西边的小山坡。这里“举跐”一词形象地表现出上山的动作,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探索。

至于“随流玩回转, 就阴便清深”,则是说诗人沿着溪流前行,不自觉间就进入了一片幽静而又清凉的环境。这里,“随流”表明诗人的行动与水的流动相呼应,而“玩回转”则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趣。

接下来,“子规续哀响,仓庚流好音”,通过对鸟鸣和泉水声音的描写,增添了画面上的生动感。其中“子规”即指斑鸠,它的叫声与“仓庚”的流水相应和,营造出一片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诗人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又对山间的小径、层叠的崖壁、石泉以及松风中的声音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这些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深化了整首诗的情感和意境。

“云间渺虚旷,恍若韶濩临”,则是说诗人置身于云雾缭绕之中,心中的感觉仿佛是在遥远的古代,与历史交融,产生了一种超脱现实的美妙体验。

“水乐名其亭,上有坡仙吟”,这里通过对水边亭子的命名和山上仙人吟诗的情景描写,使得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了一个高潮。水乐之亭,既是自然风光的点缀,也是人们情感寄托的地方;而坡上的仙人,则象征着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理想状态。

“泉甘瀹新茗,芹香侑清斟”,此处通过对泉水甘美、新茶以及芹菜香气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待遇到的每一样事物都怀有深厚的情感,并且在这种自然之中寻得了心灵的滋润。

“攀跻岂不劳,景胜忘所任”,表明尽管上山下泽、探索自然需要一定的体力和智慧,但面对如此美好的风光,诗人感到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因为这份美丽超越了世俗的重负。

“夕阳忽在山,清兴浩难禁”,则是在描绘日落时分的景象。夕阳洒在山上,光影交错之中,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格外清旷和开阔,这种感觉是无法抑制的。

最后,“山灵应有约,何时重来寻”,表达了诗人对这次郊游体验的珍视,以及对未来再次与自然界精灵相遇的期许。这里的“山灵”指的是山中的神秘力量,而“应有约”则是说这种力量似乎与诗人之间存在着某种默契。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春日郊游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和精神超越的主题。

收录诗词(2)

许中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柳影芹香二月春,一巢才定即栖身。

不应它处无华屋,自是难忘旧主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寄林可山

不必孤山是故庐,江湖稳处即安居。

家贫无料可供鹤,池小有泉能活鱼。

好客每倾赊到酒,因吟犹读老来书。

屋头但得梅常在,日月春风自有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城阳祭祖

仙翁醉卧南山头,吸月餐霞听鸟讴。

丹沼只今留旧迹,云孙千载荐春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芍药琼花应有恨,维扬新什独无名。

形式: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