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泊兰溪亭

孤帆薄暮转清溪,空翠回环望眼迷。

梦想莫知家远近,羁游将遍浙东西。

归来分合投闲散,老去情犹惜解携。

明月深林有乌鹊,悲鸣未许一枝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清溪边泊船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首联“孤帆薄暮转清溪,空翠回环望眼迷”,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孤舟在黄昏时分缓缓驶入清澈的溪流中,四周被一层淡淡的翠色所环绕,这翠色仿佛与诗人的眼眸交织在一起,使得视线变得有些迷茫。这里运用了“空翠”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环境的清新与宁静,也暗含了一种空灵与超脱的情感。

颔联“梦想莫知家远近,羁游将遍浙东西”,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或许正处在旅途之中,心中既有对远方家人的思念,又对未来旅程的期待与不安。这里的“梦想”不仅仅是对家的向往,也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憧憬。“莫知”二字则透露出一丝无奈与迷茫,表达了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和对归属感的渴望。

颈联“归来分合投闲散,老去情犹惜解携”,转而探讨了归宿与离别的话题。诗人似乎在思考着未来的归隐生活,或是对过往友情的珍惜。这两句既是对个人未来生活的设想,也是对友情的深刻感慨。在年岁渐长之际,对于离别的不舍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并存,体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尾联“明月深林有乌鹊,悲鸣未许一枝栖”,以自然界的现象作为结语,赋予了整首诗以深刻的寓意。明月高悬,深林中传来乌鹊的哀鸣,它们似乎在诉说着对自由与安宁的渴望,却无法找到一个可以栖息的地方。这一场景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寻求解脱的愿望。乌鹊的悲鸣与无法安栖,或许也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一种隐喻,表达了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的无奈与痛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家的思念、对未来的憧憬、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自我处境的深刻反思。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而复杂,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39)

赵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自号得全居士。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 字:元镇
  • 籍贯: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
  • 生卒年:1085-1147

相关古诗词

发四明奔昌国用韩叔夏韵呈觉民参政

晓挂危樯两席开,孤城西望几时回。

飘摇一舸随潮去,彷佛三山入眼来。

身世从今寄云海,亲朋何在渺风埃。

乘桴肆志吾安敢,就戮鲸鲵亦快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过石佛洋

鸣铙叠鼓两山傍,晓泛回潮石佛洋。

漠漠东风吹瘴雾,曈曈暖日上扶桑。

如闻鹤驭来空阔,知有神洲在渺茫。

何必山林啖灵药,他年鼓枻访东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越土水浅易涸而近山无木可采故常有薪水之忧既归黄冈遂脱此责作诗示同舍

经年薪水困行朝,一日归来百念消。

决决溪流鸣枕下,丁丁谷响应山椒。

小安课伐犹多事,无复移居莫见招。

老矣羞为吴市隐,买田从此混渔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丁未冬同陆昭中渡江泊秦淮税亭之侧癸丑三月自建康移守南昌登舟顾览即昔年系缆之所也时昭中亡矣感叹存没作诗寄黄冈亲旧

江湖南北寄飞蓬,叹息流光俛仰中。

千里月明人念远,一年春事水流东。

惊心存没风花转,阅世悲欢梦境空。

欲寄此情那可尽,相逢唯有一樽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