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鹧鸪天·晚春》由清代诗人林绿所作,描绘了晚春时节的景象与情感。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和人物的情感波动。
首句“抛却银针喜晚晴”,开篇即以“银针”这一细节,暗示了女主人公在晴朗天气中放下手中的刺绣或编织工作,心情愉悦地欣赏着大自然的变化。接着,“遣情无奈独伤情”一句,转折情感,表达了在独自一人时,面对美好景色,内心却难以释怀的复杂情绪。
“高低别院秋千影,远近人家笑语声”两句,通过对比高低错落的庭院和远近人家的欢声笑语,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同时也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黄鸟碎,白萍轻。绿苔春尽点红英”几句,进一步描绘了晚春的景象。黄鸟的啼鸣、轻盈的白萍、绿苔上的红花,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色彩丰富、生机勃勃的画面,但同时又暗示着春天即将逝去,万物即将进入新的生长周期,引发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一年好景仍辜负,堪笑嫦娥老此生”两句,将个人的情感提升到对宇宙生命循环的思考层面。诗人感叹于美好时光的短暂,仿佛是在嘲笑月宫中的嫦娥,她虽长生不老,却无法体验人间的四季更迭与生命之美。这种对比,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增添了诗歌的哲理性。
整体而言,《鹧鸪天·晚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学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