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侍郎归省

吾闻侍郎之父御史祖,阅世如今八十五。

飘萧鹤发未龙钟,巉岩俊骨自奇古。

侍郎蚤岁簪笔趋螭头,五朝出入迁擢宠渥稠。

往年龙敕推恩出天府,前年鸾诰封秩来庐州。

老亲荣贵重重真罕比,银章金带照耀乡闾里。

侍郎官署居南京,思亲只隔长江水。

今春乃上陈情归省章,报可丹诰飞下五云乡。

试问此时拜恩感恩意,东流之水与之谁短长。

便理南归旧囊橐,沙头潮退画舫阁。

京华相送尽公卿,冠盖追随出郊郭。

是时正值春光明媚春气和,柳条弄色流莺歌。

江草萋迷含烟竞驻紫骝马,江花凌乱随风飞拂金叵罗。

酒尽潮来挂征席,想到家乡秪几日。

升堂拜舞多弟昆,堂前罗列儿与孙。

歌曲庭闱沸丝竹,宾朋门巷如云屯。

大启华筵斟寿酒,欢声喜气倾前后。

齐言灵椿不老南山高,共愿亲龄与之同悠久。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送郑侍郎归省》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描绘了郑侍郎归省探亲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与家庭温馨氛围。

诗中首先赞美了郑侍郎的父亲,一位历经八十五载岁月的老御史,虽已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骨子里透着一种不凡的气质。接着,诗人描述了郑侍郎早年的辉煌仕途,五朝为官,屡获晋升,恩宠深厚。特别提到了他两次受到皇帝的特别恩赐,一次是龙敕推恩,一次是鸾诰封秩,荣耀无比。

随后,诗人转向郑侍郎归省的情景。他因思念年迈的母亲,上书请求归家探望,最终得到朝廷的批准。在归途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沿途的春光美景,如柳条轻摆、黄莺啼鸣、江草含烟、江花随风,营造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到达家乡后,郑侍郎受到了家人及亲友的热情欢迎,家中宴席盛大,歌声笑语充满庭院,宾客满座,一片欢腾。诗人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归省之行的喜悦与团聚的温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不仅赞美了郑侍郎的孝心与家庭的和谐,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孝道的重视以及文人士大夫的生活风貌。

收录诗词(1331)

薛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安城戴勿谅归江西

戴生大司成之侄婿,经授春秋究凡例。

春王正月大统明,西狩获麟笔削既。

二百四十二年指掌中,属辞比事须融通。

谨严独得昌黎老,大义特造伊川翁。

经世之书真大典,鱼鲁何如尚讹舛。

胸中要自有权衡,笔下何须苦裁剪。

戴生业此凡几年,一朝归兴何翩然。

连环屡梦老亲面,兰桡便理西江船。

江头载酒纷纷来送别,半是青云之器桥门客。

离情草草何足云,英论滔滔殊未竭。

明维九月天宇凉,洞庭木落南雁翔。

丹枫耀日染霜叶,白云映水摇秋光。

祖筵酒尽挂征席,千里乡闱秪几日。

升堂拜舞称寿觞,倍觉双亲喜盈溢。

双亲之喜将何如,有子一别三年馀。

但得经书载子腹,绝胜甘旨左右趋。

戴生起拜奉亲志,读书须学圣贤事。

古来声利等浮云,直自麟经溯洙泗。

形式: 古风

春江送别为陈侍御兄赋

有客有客官内台,难兄千里拿舟来。

典衣沽酒共欢笑,狂歌放饮怀抱开。

灯前几时同聚首,又复匆匆各分手。

借问归期何太忙,荅云慈母相思久。

交游出祖春江边,春江杨柳含青烟。

维舟荡漾碧波里,倾觞潋滟飞花前。

玉瓶酒尽征帆发,咫尺风涛分楚越。

沙上鹡鸰相背飞,云间鸿雁分行别。

莫云去住难为言,谁似君家贤弟昆。

难弟致身位方达,难兄归养名何尊。

想到淮南春未老,慈亲手弄连环好。

称觞正值佳节和,戏綵偏宜晴日皎。

切切丁丁母子情,为言官况清如冰。

会有鸾章下霄汉,褒封永作家门荣。

形式: 古风

送虞宪使考满之京

山东宪使何昂藏,铁心古貌眉发苍。

出入四朝荷天宠,操持一节飞秋霜。

海岱茫茫几千里,十年监部平如水。

只今报政趋神京,僚庶追攀情不已。

薰风杨柳城西亭,绮筵别酒倾银瓶。

一举十觞劝公饮,气酣感我千古情。

千古之情向公道,要使苍生乐熙皞。

内台黄阁正需贤,此去严程到须早。

形式: 古风

醉吟楼歌为刘佥宪父赋

醉吟之楼高且雄,谁其作之醉吟翁。

翁心豁落真宰同,作楼直欲凌苍空。

危梯缥缈叠撑拄,层轩洞达相开通。

白云片片宿梁栋,青山隐隐当帘栊。

长夏绝超爽,灵风洒清响。

秋蟾散影九万里,晓雪悬光一千丈。

四时风景佳,翁来日登赏。

赏心苦未足,呼酒涤尘想。

一觞一咏自风流,兴酣万物良悠悠。

傲睨五岳众山小,吞吐七泽三江秋。

有时醉倚阑干望八极,便欲排风御气仍丹丘。

却思李杜文章伯,只今已作神游客。

举杯且复一招之,招之共饮楼头月。

月光入口清心魂,唾珠洒作澄江雪。

澄江雪,何茫茫,瑶翻玉涌蛟龙翔。

是时翁与二子相颉颃,搜括百怪神鬼藏。

陶镕万象造化忙。

乃知醉吟楼,不让采石江边亭,浣花溪上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