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赵昭的《祀寒山先墓》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沉的画面。首句“一天风雨倍伤离”,通过风雨渲染出诗人祭扫时的哀伤心情,离别之痛在风雨中更显强烈。接下来,“回首寒泉曲涧西”点明了祭扫的地点,寒泉和曲涧增添了环境的冷寂。
“伯道祠边猿独唳,中郎墓上鸟空啼”两句运用了哀景衬哀情的手法,孤猿和空鸣的鸟声,象征着先人的孤独与寂寞,也寓含了诗人对亡者的深深怀念。诗人行经伯道祠和中郎墓,感受到的是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
“尘飞台阁书还在,雪压松筠鹤自栖”写出了古迹的荒凉,尽管台阁上的书籍犹在,但已无人问津,松竹间的仙鹤只能独自栖息,显示出岁月的无情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最后,“从此素丝凭世染,漫怜志与白云齐”以素丝比喻高洁的品性,表达诗人对先人高尚节操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人未能理解这份高洁的遗憾,以及自己坚守志向的决心,与白云比肩,寓意其志向高远,不随世俗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遗迹的怀想,表达了诗人对先人的追思和自我坚守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