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求名虽有据,学稼又无田。
故国三千里,新春五十年。
移家还作客,避地莫知贤。
洛浦今何处,风帆去渺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首句“求名虽有据,学稼又无田”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的追求虽然有所依凭,但学习农业(即生活的基础)却没有自己的土地,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竞争和个人的无力感。
接着,“故国三千里,新春五十年”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里“故国”指的是诗人的家乡,而“三千里”则形容距离的遥远;“新春五十年”则是表达时间的久远,暗示着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个人生命有限的感慨。
中间两句“移家还作客,避地莫知贤”继续描述了诗人的漂泊无定和对未来命运的迷茫。这里的“移家”意味着诗人不得不离开原来的居所,而“避地”则是为了寻找一个新的安身之处;“莫知贤”则表达了在新环境中难以找到知己或被认可。
最后两句“洛浦今何处,风帆去渺然”描绘了一种离别的场景和心境。这里“洛浦”很可能是指诗人将要离开的地方,而“风帆去渺然”则形容朋友乘船远去的景象,“渺然”一词给人以遥远且难以追寻的感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离别之情和对未来不确定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士人漂泊四海、求取功名的生活状态。
不详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园庙何年废,登临有故丘。
孤村连日静,多雨及霖休。
常与秦山对,曾经汉主游。
岂知千载后,万事水东流。
沃州初望海,携手尽时髦。
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
羊祜伤风景,谁云异我曹。
今日登高阁,三休忽自悲。
因知筋力减,不及往年时。
草树还如旧,山河亦在兹。
龙钟兼老病,更有重来期。
匹马宜春路,萧条背馆心。
涧花寒夕雨,潭水黑朝林。
野市鱼盐隘,江村竹苇深。
子规何处发,青树满高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