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挚所作的《答黄莘任道代书见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感慨。诗中描绘了官场的繁杂与压力,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代儒家理想社会的向往。
诗的开头“吾生本放浪,自比林壑人”表明诗人原本就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将自己比作隐居山林的人。接着“谬此绁官组,试邑漳水滨”则表达了诗人对被迫进入官场的无奈与矛盾心情。
“疆田占泻卤,户俗籍羸贫。驿涂搔左臂,河流齧西漘。”描述了官场环境的艰苦与贫困,以及官吏们为完成任务而面临的种种困难。
“役者动沦产,居者无储稛。科求困府调,期会严吏文。”进一步揭示了官场的苛政与压迫,以及百姓生活的艰辛。
“儒生仕学古,志在膏斯民。”体现了诗人对儒家理想社会的向往,希望官员能以教化百姓为己任。
“尚赖厥俗古,椎然犹朴淳。”表达了诗人对当地淳朴民风的赞赏,认为这是维持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因时罕讼诉,得以亲旧闻。”说明了当地社会秩序良好,人们和睦相处。
“瞻言君子治,百里相依濒。”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治理模式的期待,希望官员能像君子一样治理地方。
“厨传候使介,南北交欢忻。”描绘了官府接待使者的情景,体现了地方与中央的和谐关系。
“议和六十年,中国劳锄耘。”反映了诗人对国家长期和平的感慨,以及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
“脂膏瘠黔首,岁月如转轮。”表达了对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不满,以及时间流逝的无奈。
“寸金比寸土,石晋真自焚。”比喻财富与土地的珍贵,以及历史上的动荡。
“祖宗赫大业,此愿尝经纶。”表达了对先祖伟业的敬仰,以及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遗愤郁未泄,壮士常云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愤懑与对未来的期待。
“天运无盛衰,吾民系康屯。”强调了自然规律的循环,以及人民生活的稳定。
“远御在廊庙,勿惮躬觞飧。”鼓励官员应远离官场的诱惑,亲自体验民众生活。
“小官惠不耻,委吏孔所伸。”赞扬了小官的廉洁与公正,以及委派官吏的责任感。
“我亦走除道,折腰边马尘。”表达了诗人愿意为官场改革付出努力的决心。
“缘兹有境会,每得言笑亲。”说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代去各匪远,木落秋风辰。”描绘了季节更替的景象,以及时光流逝的感慨。
“知倦黎侯寓,来卜子骞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邀请。
“东平我客久,蕃阜诚罕伦。”赞美了友人的才华与品德。
“齐鲁儒学地,遗风今尚存。”强调了儒家文化的传承。
“礼让行比屋,弦诵传里门。”描绘了社会和谐的场景。
“玉京辇路近,霏烟望氤氲。”描绘了京城的繁华景象。
“梁岑耸秀概,回源号通津。”赞美了自然景观的壮丽。
“炊玉北陂稻,鲙霜南浦鳞。”描绘了农耕与渔业的丰收。
“名园富夏果,冬山下寒薪。”描绘了四季不同的自然风光。
“滋味闽越足,物色吴楚宾。”表达了对不同地域特色的欣赏。
“人物盛著录,衣冠若云屯。”描绘了社会人才济济的景象。
“交朋三数子,英英鸾鹤群。”赞美了朋友间的友谊与才华。
“文章与言行,玉洁芝兰薰。”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
“方舟洞庭雨,载酒乐郊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湖边饮酒的欢乐场景。
“羡君此谋吉,不必龟筮询。”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好运的祝福。
“我马固已秣,君车亦宜巾。”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准备出行的场景。
“瑶音枉嘉问,凌纸天葩芬。”表达了对友人问候的感激与赞美。
“聊兹缔里社,愧匪金玉珍。”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与谦虚。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也有对友情与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