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鲁庵尊师以彝斋白描四芗命作韵语》。诗中的意境淡雅,语言精炼,以淡墨白描的笔法描绘出一派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淡墨英英妙写真,一花一叶一精神。”两句开篇即设定了全诗以后的审美基调,淡墨代表一种简约而不失精致的艺术态度,英英妙表示画面的生动传神,而一花一叶之中蕴含着对自然之物的深刻感悟和精神寄寓。
“繁香曾入庐山梦,遗佩如行湘水春。”这里的“繁香”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而“庐山梦”则让人联想到李白的《庐山谣》,增添了一层超脱尘世的意象。遗佩如行湘水春,则是用古代故事中的珠玉遗失来比喻诗人对美好事物的不舍与怀念,同时也映射出季节更迭中永恒的美。
“小白凝珠还胜雪,轻黄承袜不生尘。”这两句通过对色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纯净无暇之物的赞赏。小白凝珠胜于雪,形象地表达了一种超越常物的洁净;而轻黄承袜则是对一种不染尘埃的生活态度的描绘。
“老僧懒作浮华想,空谷犹疑见似人。”最后两句以老僧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繁华所产生的淡然与疏离。空谷犹疑见似人,则是在描绘一种超脱尘世、难以捉摸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艺术与精神的深刻追求,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审美情操和深邃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