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名为《用前韵赠刘全之》。诗中描绘了春日午后,啼鸟唤醒沉睡的隐士,窗外景色与内心情感交织的场景。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一声啼鸟檐间过,唤起幽人午窗卧。” 开篇即以啼鸟的清脆叫声,唤醒了午后的宁静,仿佛是大自然的呼唤,让隐居之人从沉思中苏醒。这里的“幽人”不仅指隐士,也暗含诗人自我的影子,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瓮头一滴价如珠,穷愁衮衮凭谁驱。” 这两句则转而抒发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苦闷。将酒比作珍珠,既体现了酒的珍贵,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穷困与愁绪如江水般滚滚而来,却无人能解其忧,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力感。
“溪畔相逢尽诗客,豪迈独输刘梦得。” 在溪边偶遇的诗人们,个个才华横溢,但诗人的豪情壮志却略逊于刘禹锡(字梦得),这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才情的一种谦虚自省。
“篇章自有神谁何,讵须元白参吟哦。” 最后两句,诗人认为自己的作品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无需与他人比较,表达了对自我创作的自信与坚持。这里的“元白”指的是唐代诗人元稹与白居易,他们以风格各异的诗歌著称,此处诗人强调的是个性化的艺术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友情以及自我价值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