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修竹娟娟一万竿,清渠引水正潺潺。
知时燕子来相语,任意凫雏去不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在这片修竹丛中,竹子挺拔而立,如同万根笔杆直指蓝天。清澈的溪流潺潺作响,与竹林相得益彰,营造出一派清新脱俗之境。
“知时燕子来相语”,表明诗人对时光流逝有着深刻的感悟,如同燕子归巢一般,懂得适时而动。燕子在这里不仅是季节更迭的象征,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岁月匆匆的感慨。
“任意凫雏去不还”,则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与自由。不必拘泥于世俗的羁绊,像凫雏(水鸟的一种)一般,在自然中自由翱翔,不为尘世所累。
诗人通过这简单而富有意象的景物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红尘、自在飞扬的人生态度。张耒以其独特的眼光捕捉了大自然中的细微之美,并将这种美转化为诗歌中那份淡定和从容。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应敌诗才惭古人,牵情春色空閒身。
铺排物色虽甘拙,消散閒愁亦有神。
题扇灯前亦偶然,那知别后远如天。
去年醉舞看花处,独听琵琶却惘然。
翠屏香暖秋眠稳,霜冷宝奁金错刀。
谁信苦吟无睡客,挑灯起听楚人骚。
黄叶疏林江上洲,西风角怨夕阳楼。
晚天紫翠凌空阔,只有樊山取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