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晨起题庵壁

庵前万叶风扫空,欲死不死孤劲松。

省曾雷击天忽裂,鳞甲云雨如狞龙。

北风萧萧草短枯,云色不动天模糊。

地肤龟裂水骨立,冻死冢穴长生狐。

僵卧惊起触冷雪,麻衣线粗冰欲折。

君不见雪山老子骨如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清晨庵堂外的景象,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严寒与生机。首句“庵前万叶风扫空”,描绘了风扫过庵前树叶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着,“欲死不死孤劲松”一句,通过对比“欲死”的松树和其“孤劲”的生命力,表现了松树在严冬中的坚韧不屈。

“省曾雷击天忽裂,鳞甲云雨如狞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雷电比作狞龙,形象地描绘了雷电的威猛,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力量的强大与不可预测性。

“北风萧萧草短枯,云色不动天模糊”则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寒冷与阴沉,北风呼啸,草木凋零,天空模糊不清,给人一种压抑感。

“地肤龟裂水骨立,冻死冢穴长生狐”描绘了大地龟裂、水源干涸的景象,以及狐狸在寒冷中寻找生存之地的艰难,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残酷。

“僵卧惊起触冷雪,麻衣线粗冰欲折”通过人物的行动,进一步强化了寒冷的感受,僵卧的人被冷雪惊醒,麻衣在冰下几乎要断裂,形象地展示了严冬的极端寒冷。

最后,“君不见雪山老子骨如铁”一句,以雪山为喻,强调了即使在极端环境下,生命依然坚韧不拔,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意志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清晨庵堂外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生命的顽强,同时也蕴含了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收录诗词(44)

智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吴复季中秘还新安兼问商山诸隐君子

江山千里如披画,来往一帆如走马。

嗟君同路不同行,拿舟独泊钓台下。

钓台上有子陵祠,风吹松子落山瓦。

应有新诗吊子陵,临风感慨不能写,归问商山四老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人日感旧

去年人日游何处,穆家池馆寒梅树。

今年人日劳梦思,穆家池馆非旧时。

兀兀颓檐遥倚遍,主人何日还相见。

村南村北柳树边,烟条弄影青苔面。

竹圃衡门池水寒,嗟君夙昔此盘桓。

而今细雨生春草,纵有梅花若个看。

形式: 古风

寄怀黄贞父

楼开鹫岭北,门对浙江濆。

有地皆高竹,无人尽白云。

涧芳秋后摘,灯火佛前分。

只此西山里,思君未见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期公游天台

记得天台路,犹然似梦中。

履声山答响,锡影涧浮空。

藤老全无叶,松寒只有风。

此惟多道者,神契可能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