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歌

君不见青阳之音高入云,飞扬直上凌苍旻。

低者沉吟落九渊,微茫断续如轻烟。

高下疾徐中音节,流商激徵鸣清角。

但看闪闪雕梁绕,不觉悠悠彩云歇。

我家童子六七人,学之为能得其真。

中有二子称奇特,低眉度曲如有神。

一颦一唱令人老,高台夜半千人吼。

问谁传者曰宋生,生身况出金陵道。

少年即向五陵游,北走碣石南并州。

将军帐下舞长剑,学士堂前歌白头。

一朝却从南海渡,时人乍见还惊顾。

唯有老夫爱新声,故令群儿齐学步。

学步是耶非,云胡忽告归。

江山千里隔,浩荡知音稀。

群儿空记来时调,嗟尔去后畴相依。

君不见五湖四海皆奇迹,五侯七贵多门客。

夜夜歌钟动四邻,岂无达者长相忆。

又不见青阳之歌歌烂漫,听来不觉神光焕。

人生得意须遇知,不独文章与仕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青阳歌》由明代诗人林大春所作,以“青阳”为题,描绘了音乐之美及其对人心的影响。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音乐在不同高度、速度中的变化,以及它带给听众的不同感受。

首先,诗人通过“青阳之音高入云,飞扬直上凌苍旻”,形象地描绘了音乐旋律的高亢和飘逸,仿佛能够穿越云霄,直达天际。接着,“低者沉吟落九渊,微茫断续如轻烟”则展示了音乐在低沉时的深邃与悠远,如同烟雾般轻盈而难以捉摸。

“高下疾徐中音节,流商激徵鸣清角”进一步描述了音乐节奏的变化,既有快速的流动,也有缓慢的回旋,音节清晰,或激昂或清脆,展现出音乐的丰富层次。诗人通过“闪闪雕梁绕,不觉悠悠彩云歇”这一句,将音乐的美妙与视觉的美感相结合,营造了一种既动听又壮观的艺术氛围。

接下来,诗人转向对音乐教育的关注,提到家中六七个孩子学习音乐,其中两位特别出色,他们的演唱仿佛能触动人心,甚至让听者感到时光流逝。这一部分体现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优秀音乐人才的培养。

“一颦一唱令人老,高台夜半千人吼”描绘了音乐表演的震撼力,无论是低吟还是高歌,都能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甚至让听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随后,诗人介绍了传授音乐技艺的宋生,他出身于金陵,曾游历五陵,习武学文,最终将音乐艺术带到了南海。

最后,诗人感慨于音乐艺术的传播与传承,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忧虑,同时也强调了音乐对于人生的意义,不仅在于文章与仕途,更在于心灵的慰藉与情感的交流。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及其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同时也蕴含了对教育、传承以及知音之美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69)

林大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山引为潮州郭使君寿

君不见金城山,千寻奕奕高莫攀,古来贤达生其间。

亦有十相来游寓,至今声实留人寰。

又不见潮阳守,千载悠悠名不朽,投檄烟波鳄鱼走。

济溺亨屯起斯文,后学先生称北斗。

徽音胜迹兹已陈,吁嗟继者真何人。

汉家有道林宗侣,虎竹符分南海滨。

为询有道家何处,斗牛炫赫龙光聚。

洛中曾共李膺舟,汝上论文黄叔度。

一朝恩荐入彤庭,昂霄耸壑何崚嶒。

是时楚越多奇士,惟有二郭偏齐名。

天子临轩亲赐策,制下争看金马客。

文学贤良三百人,滚滚登台更通籍。

诏提刑狱下建州,三山九曲擅风流。

扬州再见何水部,襄阳忽借山公筹。

铜鞮拍手儿童唱,山公时饮习池上。

野夫乘兴款仙扉,百遍相过亦不厌。

归来岁序属新春,正值崧高降岳辰。

欲假长篇持献寿,云笺彩笔空逡巡。

当筵请效南山诵,愿君去作明堂栋。

姓字行雕紫阁麟,雄辞直吐丹山凤。

形式: 古风

冬夜辱韩参知见过即席赋赠得柏梁体一首

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苍山碧海空悠悠,白日青天愿始酬。

相逢意气凌清秋,龙光烁烁干斗牛。

忆昔韩侯侍冕旒,垂绅正色立螭头。

手奉丹书下御楼,王侯抗礼迎道周。

高标直节谁能侔,金章紫绶临荒陬。

于蕃于宣申伯俦,大岭之东湛恩流。

江湖廊庙关离忧,神交气合非强求。

灯前细论听吟讴,一谈一笑皆坟丘。

黄唐盛际臻鸿休,麟出瑞世凤来游。

伊予既觏美且修,深宵忘却千古愁。

新月微茫风飕飕,揽衣起视思貂裘。

士遇知心怀壮猷,安能屈曲希巢由。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万历癸未仲弟拜官三水便道省予予因赋此以壮其行时季弟以督学使至先之韩江

吾宗系出殷太师,氏族分封自周武。

长林之下始开基,流衍中原散河汝。

一朝移家到七闽,潮海三迁肇吾祖。

承家奕叶重清修,惟有遗经寄环堵。

科名载见洪宣朝,比予乃历图书府。

积庆实由先大夫,愧予何似空寰宇。

嗟汝仲季璠玙姿,仲氏如龙季如虎。

意气昂藏逼紫霄,笔端磊落惊风雨。

少小从予谒帝都,悲歌击筑思豪举。

飞盖尽皆邺下英,论文半是云间侣。

中年更作越门游,收拾江山事千古。

溟渤波涛指顾中,岱华星月归谈吐。

归来幸汝擢贤科,方以奇策干明主。

翩翩季子尚诸生,执经犹待持衡史。

汝今上策又未收,却抱青毡向江渚。

而兄送汝河之干,汝弟候汝江之浒。

河干江浒随所之,谁知别离心独苦。

但愿一铎启群蒙,行看吾道回邹鲁。

异日褒章动双阙,从容召对闻天语。

而兄虽即老烟霞,汝等应能绍簪组。

矧有儿曹读父书,青云万里堪延伫。

天街振翮良在兹,谁云世路多修阻。

形式: 古风

题吕端俊画竹吕为夏仲昭画师

龙种凤媒森壁立,参差翠影浓还湿。

古来画竹几多家,谁似当朝吕生笔。

吕生笔有仲昭传,馀韵铿然自往还。

不向生绡题姓字,空馀劲节留人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