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许明府在铁岭的生活与心境,以及他被朝廷征召入都的复杂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历史背景。
首句“黄风搆冰冰转裂,洞穴穿衢铁城雪”,以自然景象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铁岭的寒冷与荒凉,暗示了许明府生活的艰苦环境。接着,“使君闭衙手如冰,炊断寒烟泣边月”进一步渲染了许明府的孤独与无奈,他在寒冷的环境中闭门办公,连炊烟都断绝,只能对着月亮哭泣。
“剖蚌不珠草不蔘,三年空滞辽河阴”则表达了许明府多年努力却未得赏识的失落感。他如同在蚌中寻找珍珠却一无所获,又如同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草药却徒劳无功,三年间在辽河阴处默默无闻。
“前年天子来东狩,赋成直向天阊叩”转折点出现,描述了许明府命运的转折。前年天子东巡狩猎时,他直接向天门叩拜,表达了自己的渴望与期待。这一行为不仅展现了他对权力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可能得到了某种机遇。
“昨岁储君复狩来,宵驰召对呼奇才”进一步说明了许明府被召入都的原因。去年太子再次东巡狩猎时,他被紧急召唤,显示出其才能得到了认可。在帐前,他手持红色笔和白色玉版,迅速写下万言,其文采斐然,如风雷般震撼人心。
“大官进食赐频数,亲颁雉兔恩隆哉”描绘了许明府入都后的荣华生活,他受到了高官厚禄的赏赐,享受着皇家的恩宠。然而,“侍臣可望不可近,雪里猥裘倾耳听”又揭示了宫廷中的冷暖人情,虽然表面上受到尊敬,但实际难以接近真正的权力中心。
最后,“鹅溪七尺剪秋水,他年愿作调羹图”表达了许明府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他希望将来能像鹅溪中的清水一样,成为调羹的佳品,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许明府从困境到机遇的转变,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