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举子刘旸

金榜无名志不休,高科还拟占鳌头。

摽梅已喜成婚偶,绝壑宁知失夜舟。

三尺旅坟埋白璧,一缄哀讣到皇州。

朋簪饮泣咸嗟悼,欲奠椒浆愧末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挽举子刘旸》是明代罗亨信所作,通过悲痛的笔触,表达了对一位落第举子刘旸的深切哀悼。诗中不仅展现了对刘旸志向不息、追求功名的决心,也描绘了其人生遭遇的不幸与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联“金榜无名志不休,高科还拟占鳌头”以金榜喻指科举考试,表达了刘旸虽未在金榜上留下姓名,但其志向并未因此而消沉,依然怀揣着对功名的渴望,希望能在未来的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占据鳌头之位。

颔联“摽梅已喜成婚偶,绝壑宁知失夜舟”则转向对刘旸个人生活的描述。摽梅,古代女子出嫁的象征,这里指刘旸已经喜结良缘。然而,生活中的意外和变故往往难以预料,如同深谷中的夜航船,可能随时会遭遇不可预知的风险。这一联既是对刘旸婚姻幸福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其不幸命运的同情。

颈联“三尺旅坟埋白璧,一缄哀讣到皇州”进一步揭示了刘旸的不幸。三尺旅坟,暗示其去世后草草安葬,白璧比喻其才华或理想,暗示其未能实现的人生价值。一缄哀讣,说明了其去世的消息传到了京城,表达了对这位才子离世的哀痛之情。

尾联“朋簪饮泣咸嗟悼,欲奠椒浆愧末由”表达了朋友和同僚们对刘旸的哀悼之情。他们饮泣相告,共同感叹这位才华横溢的青年的早逝,想要为他献上祭品以表哀思,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惋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刘旸生前志向、婚配、逝世等不同阶段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哀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科举制度下人才命运的普遍关注和感慨。

收录诗词(291)

罗亨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监生卢用宾

功名蹭蹬竟无成,归卧衡茅乐治平。

寿考谩期登耋耄,死生那料隔幽冥。

盍簪尚忆当年乐,闻讣偏惊此日情。

欲奠生刍天万里,临风洒泪为沾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挽于侍郎父

两承褒锡降黄麻,柱石名卿秩屡加。

昭代荣恩诚旷荡,庆门宗祜倍光华。

香山耆艾畴能及,洛社风流世所誇。

乘化翛然归尽日,乡闾悲悼不胜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挽刑部薛侍郎父

教子深期致显融,建登华要已云终。

九京虽负生前愿,三品还膺殁后封。

陇树寒猿啼落月,士林哀些挹清风。

生刍一束无由奠,极目天南思不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挽强御史父

一夜西风玉树摧,哲人云逝重堪哀。

空馀高义昭南海,无复斑衣戏老莱。

庭畔乔松犹自秀,堂前丛菊为谁开。

传家赖有贤郎在,藉藉芳名播内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