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浚所作的《次韵侄伯通岁暮即事》。诗中以深沉的哲理和生动的形象,表达了对世态人情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首联“世情分付与东流,含梗徒劳百念浮”,诗人将世态炎凉比作东流之水,暗示世事无常,人心易变,而个人的种种忧虑和欲望(含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显得徒劳无功,如同水中浮萍,难以把握。
颔联“但使心源长寡欲,便知乐地本无忧”,则转而强调内心的修养和淡泊的重要性。只有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简朴,减少欲望,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与安宁,因为真正的幸福并非外在事物所能给予,而在于内心的满足与和谐。
颈联“处身忌作燕巢幕,脱事要如鹰掣韝”,进一步阐述了处世之道。燕子筑巢于屋檐之下,容易受到风雨侵袭,比喻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应谨慎行事,避免陷入困境。同时,鹰在捕捉猎物时,动作迅速而准确,象征着在处理事务时应果断且有效率,不拖泥带水。
尾联“节腊好同营一醉,幸逢开泰戢戈矛”,表达了诗人对于节日团聚的期待与珍惜,以及对和平时代的向往。在节日里,人们可以暂时放下纷扰,共享欢聚的时光。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