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素魄初圆恨翠娥,繁华浓艳竟如何。
南朝唯有长江水,依旧门前作逝波。
此诗乃唐朝女词人陈宫妃嫔所作,名为《与颜浚冥会诗(其三)幼芳赋》。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愁绪和对美好时光的无奈。
"素魄初圆恨翠娥,繁华浓艳竟如何" 这两句表达了对美丽事物易逝的哀叹。"素魄"指的是月亮,"初圆"则是月亮逐渐变得完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翠娥"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这里可能暗喻作者自己或她所仰慕的人物。"繁华浓艳"形容的是盛丽的景象,而"竟如何"则是一种无奈和困惑,表达了面对这般美好却不知如何是好的心情。
接下来的两句"南朝唯有长江水,依旧门前作逝波。" 则是作者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写自己的感慨。在历史的长河中,南朝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长江水却依然流淌。这也许是作者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比喻——即使时代变迁,个人也只能在命运的波涛中漂泊。"门前作逝波"则更深化了这种感觉,"逝波"一词既可理解为流水,也可以引申为时间的流逝。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使是美好的时光,也终将随着时间而消逝。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月亮、美貌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面对人生易逝、物是人非的复杂情感。
不详
箫管清吟怨丽华,秋江寒月绮窗斜。
惭非后主题笺客,得见临春阁上花。
小桥风月年年事,争奈潘郎去□何。
彭祖尚闻年八百,陈郎犹是小孩儿。
衡门寂寂逢迎少,不见仙郎向五旬。
莫问龙山前日事,菊花开却为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