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逐东风行地上,德随和气散寰区。
圣人中正观天下,道本无言教已孚。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圣人治国的理念。开篇“春逐东风行地上”,形象地表达了春天随着东风的吹拂而到来,生机勃勃,万物复苏。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绘,也寓意着新生的希望和美好的开始。
紧接着“德随和气散寰区”,则是从哲理层面出发,和谐之气遍布天下,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种正面的力量。这里的“德”指的是君子的品行和道德,这种品行如同春风化雨,无处不在,润物细无声。
中间两句“圣人中正观天下,道本无言教已孚”,则是对理想君主或圣人的描绘。他们以中正之心观察天下,洞悉万事。这里的“道”指的是治国安邦的大道,而这大道并不需要语言上的教导,因为它自有其普遍性和权威性,能够自然而然地得到人们的信服。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和圣人理念的表达,传递了一种和谐、自然而又充满智慧的生活态度。
不详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日养千花气,风和百和香。
君王自仁寿,柏叶更称觞。
精华初结纽,璧水再逢春。
杞梓扶疏见,君王自作新。
日催红?鞢,雪放绿蒙茸。莫向东郊去,王春在九重。
仙桃欲拂朝真脸,禁柳忙催望幸眉。
不会君王春思别,杏花菖叶在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