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缀篇(其一)

玉皇近侍请脩真,赐得南山十里云。

樽有圣贤聊自慰,鼎多龙虎复谁分。

谢家山色朝晡见,陶隐松风寤寐闻。

万物已齐无一事,独醒惟笑众醺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玉皇大帝身边的人请求修炼真我,得到了南山十里之遥的云彩作为奖赏。
杯中装着圣贤的智慧,足以自我安慰,宝鼎中的丹药如龙虎般珍贵,却不知该归谁所有。
清晨傍晚都能在谢家山中看到变换的景色,夜晚也能听到陶渊明隐居处的松涛声。
世间万物已经齐备,没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去忙碌,只有我独自清醒,笑看众人沉醉。

注释

玉皇:道教神话中的天庭主宰。
近侍:亲近的侍从。
请脩真:请求修炼成仙。
南山:指代名山。
十里云:形容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
樽:酒杯。
圣贤:指代智慧和道德高尚的人。
聊自慰:聊以自娱。
鼎多龙虎:比喻珍贵的丹药。
复谁分:又该归谁所有。
谢家山色:谢灵运家族的山水景色,代指优美自然。
朝晡:早晚。
陶隐:陶渊明,隐士。
松风:松树间的风,象征隐逸生活。
万物已齐:世间万物都已具备。
无一事:没有一件事需要去做。
独醒:独自清醒。
众醺醺:众人沉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题为《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缀篇(其一)》。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玉皇身边修真的想象,展现了对道教修行生活的向往。"南山十里云"象征着仙境般的清幽与超脱,暗示了诗人追求精神层面的净化与提升。

"樽有圣贤聊自慰"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或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而"鼎多龙虎复谁分"则暗指修炼中的炼丹过程,龙虎象征着阴阳二气,此处可能寓指修炼的神秘与艰难。"谢家山色朝晡见,陶隐松风寤寐闻"两句,通过谢灵运和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无论醒时还是梦中都能感受到那份宁静。

最后,"万物已齐无一事,独醒惟笑众醺醺"揭示了诗人的超然态度,他觉得自己已经看透世事,内心平静,独自清醒地笑对周围醉生梦死的人们。整首诗体现了范仲淹深沉的人生哲理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315)

范仲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 字:希文
  • 生卒年:989-1052年

相关古诗词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缀篇(其二)

要路抛来自寡尤,高怀卷去白云收。

玉缘秘宝须藏密,兰为奇香却在幽。

仙骨岂曾移静节,帝心终是竭嘉猷。

红霞绿竹忘机地,未免天家下诏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缀篇(其三)

汉陂高兴自飘飘,何必天台渡石桥。

潭上药灵多饵菊,林间诗逸半书蕉。

勤歌兰佩招逋隐,懒事尘缨逐采僚。

客有赤松盟约在,异时猿鹤不相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缀篇(其五)

门外烟岚紫阁横,九衢风土更何情。

篱边醉傲渊明饮,陇上歌随桀溺耕。

三乐放怀千古重,万钟回首一毫轻。

鹏鹪共适逍遥理,谁复人间问不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缀篇(其四)

瑶坛日月静中长,诗思时时逸谢塘。

神枕自成仙岛梦,朝衣犹有御炉香。

三元秘简侵星奏,五岭灵芽待雪尝。

金阙九重留不住,高风何处是严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