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题桃源图》描绘了一幅桃花源的隐逸生活景象。首句“绿桃花发武陵春”以春天的绿桃花盛开为背景,暗示了桃源的世外桃源般宁静与美好。次句“知是秦时避世人”暗指桃源居民可能是秦朝时期逃避乱世纷争的人们,增添了神秘和历史的色彩。
“纵使山川异风土,依然父子即君臣”表达了桃源中人虽然身处偏远之地,但遵循着传统的伦理秩序,保持着淳朴的社会关系,显示出其独特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
“傍岩茅屋鸡啼远,隔水柴扉犬吠频”通过写实的乡村生活细节,如茅屋鸡鸣、柴扉犬吠,展现了桃源的田园诗意和宁静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何日扁舟亲到彼,坐看烟雨渺丝纶”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理想生活的向往,希望能有一天亲自驾舟前往,静静地欣赏那烟雨中的渔翁垂钓,流露出诗人对超脱尘世的渴望和对自然和谐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桃源图为载体,寓言式的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