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判官按察广右

谢病三公掾,分司五岭南。

柱山天下秀,宪府百僚参。

夜泊防风浪,晨征避瘴岚。

遥知慈母念,先汝过湘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郭判官的官员在前往广右(今广西)进行监察时的旅途经历和内心情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谢病三公掾,分司五岭南”点明了郭判官的身份和此次出行的目的地。他辞去了三公掾的职务,被派遣到五岭南地区担任监察工作。这里“谢病”二字透露出一丝无奈和不舍,暗示了他可能是因为健康或其他原因而不得不离开原先的职位。

接下来的“柱山天下秀,宪府百僚参”两句,通过赞美沿途的壮丽山川和参与的众多官员,展现了旅途中的壮阔景象和官场的繁复。柱山的秀丽景色与宪府内众多官员的参与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官场的忙碌与复杂。

“夜泊防风浪,晨征避瘴岚”则描绘了郭判官在夜间停泊于风浪之中,清晨又匆匆启程,避开瘴气弥漫的山岚。这两句不仅体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危险,也暗示了他为了职责不得不忍受的艰苦条件。

最后,“遥知慈母念,先汝过湘潭”表达了郭判官对远方母亲的深深挂念。他知道自己的母亲一定在思念自己,而他已经在前往湘潭的路上,比母亲更早到达目的地。这句诗不仅展现了他对家庭的深情,也体现了古代官员在公务与亲情之间所面临的两难选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郭判官在公务旅行中的艰难与坚持,以及对家人的深切思念,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送仲常游北岳

大茂玄都閟,他山拱万灵。

风霆凛神化,河海尽襟形。

昴毕空留影,幽并未了青。

追封王制变,僭祀世尘腥。

礼乐心虽切,烟霞骨有铭。

长怀七十户,为我谢仙扃。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与客会饮野亭

遥岑一碧淡相依,野态行云共意迟。

多病留侯宁复伟,长身诸葛但如痴。

相思千里尊酒尽,永啸一声小鸟悲。

风袖翩翩似何处?青林西北雨来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过徐桥

老岸石阑曙色分,只疑身是入山云。

十年往事不回顾,百里清泉如可闻。

人世谁教有长路,坤灵终亦化尘氛。

兴亡更遣陂塘在,几欲悲歌酒未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登武遂城

神州英气郁高寒,臂断争教不再连。

千古伤心有开运,几人临死问幽燕。

平生卧榻今如此,百万私钱亦可怜。

咫尺白沟已南北,区区铜马为谁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