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每将冲韵拟琴高,不值飞鸣心更劳。
邂逅诗成似招隐,稻花深处举霜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湖上,中秋时节,月色皎洁,湖面波光粼粼,诗人以琴高之韵自比,虽未得飞鸣之境,内心却更加劳思。诗中“冲韵”比喻高雅的音乐或文采,“琴高”为传说中的善琴者,此处借指诗人追求的境界。诗人通过“不值飞鸣心更劳”表达了虽未能达到理想状态,但内心仍充满追求与热情。
接着,“邂逅诗成似招隐”一句,诗人仿佛在偶然间创作出了一首诗,这诗如同对隐居生活的呼唤,暗示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最后,“稻花深处举霜毛”描绘了一幅稻田深处,霜降后稻穗金黄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也寓意着丰收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
不详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谁家脩竹拂云电,影带晴光漾渌漪。
风日无情促归楫,不教閒客共题诗。
早觉鸣鸠啼木杪,晚来晴日破天颜。
不愁今夜云遮月,且凭阑干一看山。
乍疑绝岸行飞鹜,还误游鱼出听琴。
公子自随星斗去,水声他日是棠阴。
滥巾文会出重城,把笔时为蚯蚓鸣。
日暮归来理章句,低头惭愧楮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