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墙吹箫悲深有作

撄心人事细如蓑,浑有童心奈老何。

湿雪尽随哀泪堕,清箫不与哭声和。

归休最病良田少,侵老终怜季子多。

无命无才犹有友,但怜雄辩正悬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心中挂念人事琐碎如蓑衣,尽管仍怀有童心,岁月却如何抵挡衰老。
湿漉漉的雪花随着悲伤的眼泪落下,清冷的箫声并不应和哭泣声。
归隐田园最大的遗憾是良田稀少,临近老年更珍惜季子般的亲情。
即使没有命运和才华,还有朋友相伴,只是惋惜那些雄辩滔滔的话语未能流传。

注释

撄心:牵挂着,挂念着。
人事:人世间的事情,世事。
童心:未受世俗污染的纯真之心。
哀泪:悲伤的眼泪。
清箫:清冷的箫声。
良田:肥沃的土地,象征田园生活。
季子:古代对幼子或小儿子的称呼,这里可能指晚辈或亲人。
无命无才:没有命运和才能。
雄辩:有力而有说服力的辩论。
正悬河:滔滔不绝,形容口才极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隔绝和孤独的境遇,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人世间事物的深切感慨。"撄心人事细如蓑"一句,以蓑草比喻人世间繁杂琐碎之事,如同蓑草一般细小而难以清除,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细腻观察和深沉感受。

"浑有童心奈老何"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无奈与哀愁。童心难以长存,岁月匆匆,令人唏嘘。

接下来的"湿雪尽随哀泪堕"中,"湿雪"象征着诗人的悲伤和哀愁,而这些情感如同湿雪一般,无声地融化在生活的角落里。"清箫不与哭声和"则是对比之美,箫声清丽却与哀痛的哭声并不和谐,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楚与孤独。

中间两句"归休最病良田少,侵老终怜季子多"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迈力衰、无法再次返回美好时光的无奈,同时也对后辈子孙的担忧。这里的"归休"指的是回到家乡或退隐生活,而"良田少"则是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机遇的稀缺。

最后两句"无命无才犹有友,但怜雄辩正悬河"中,诗人虽然自身没有显赫的地位或才能,但仍然珍惜那份难得的友情。"但怜雄辩正悬河"则是对这份友情的赞美,如同浩瀚长河一般深沉而持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巧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对于人生、时光、友情等主题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黑水馆

孤宦轮蹄消岁月,谁缘清赏慰蹉跎。

曾行轩户昔无处,见在江山今得多。

雪色云容通剑阁,镜光池溜属天河。

本来一段真奇绝,不肯关情奈俗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催李祖申赏莲会

亭亭绿盖密回塘,缥缈青娥丽素妆。

雪覆千年巢曳尾,风翻一曲舞霓裳。

小槽酒滴随悭雨,北海樽空类亢阳。

何事却妨彭泽醉,几时聊发次公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感事

银涛千里引长吟,玉轸他年有古音。

云起不知山有助,鸟啼争奈竹无心。

画蛇可笑须安足,撄市堪悲只见金。

莫与浮云较休戚,北窗棋酒夜方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感贫女

天然素质胜铅华,一握青丝过老鸦。

信手画眉成柳叶,移盆贮水当菱花。

长忧夜雪侵肌骨,不识春风到齿牙。

媒妁近来趋势利,终年元未适良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