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题天龙寺丛桂楼》描绘了一幅清幽而神秘的画面。首句“天龙楼阁迥无邻”写出了丛桂楼孤高的位置,仿佛与世隔绝,只有天龙寺为伴。次句“玉斧修成月满轮”运用了神话般的想象,形容楼阁犹如美玉雕琢而成,月光洒落其上,显得圆满而皎洁。
第三句“受质岂无如郤者”暗示楼阁虽高,但并非无人问津,暗指有慧根之人会寻至此地。第四句“触机还有姓黄人”进一步强调,此处藏有深意,暗示着佛法或某种智慧的领悟者可能来自姓黄的人。
第五句“香通三昧惟心印”将桂花的香气与佛教中的“三昧”(入定)相联,表示心灵的净化和领悟。最后一句“花散诸天尽法身”则借桂花飘散比喻佛法无边,无所不在,如同法身普照世间。
整首诗以天龙寺的丛桂楼为载体,寓言般地表达了佛法的深远影响和修行者的追求,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