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次于忠肃公原韵二首(其一)

冰为骨格玉为神,姑射山前太逼真。

岭外江山千万树,溪边林下两三人。

脸无铅粉轻匀色,心有灵犀绝点尘。

明月仙娥何处去,罗浮分得一枝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梅花比作冰与玉,展现出梅花高洁脱俗的气质。"冰为骨格玉为神",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坚韧不屈的品格和纯净无瑕的美感。"姑射山前太逼真"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生动逼真,仿佛从仙境中走来。

接着,诗人通过"岭外江山千万树,溪边林下两三人"的描绘,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梅花不仅点缀在山岭与溪边,更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融合。

"脸无铅粉轻匀色,心有灵犀绝点尘"两句,赞美了梅花自然天成的美丽,没有人为修饰,却有着纯净的心灵,如同与世隔绝的仙子,远离尘嚣。这种对梅花的赞美,实际上也是对高尚人格的颂扬。

最后,"明月仙娥何处去,罗浮分得一枝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梅花的留恋与不舍,仿佛明月下的仙娥也难舍这枝春梅的美丽,最终只能在罗浮山中留下一枝春意,暗示梅花虽美,却难以长久停留,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与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3)

谢五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梅花次于忠肃公原韵二首(其二)

月明林下独凝神,疏影横斜为写真。

净扫蛾眉妆镜女,轻移琼袖倚栏人。

偏宜皓月偏宜雪,不受狂风不受尘。

却怪南枝花满树,北枝犹自未经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咏牡丹用前韵

半似天仙半似神,半如崔氏镜中真。

香迷五百烟花阵,色妒三千粉黛人。

细雨微霏滋艳质,暖云重叠护芳尘。

纷纷红紫争明媚,占尽风流富贵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杨花

江北江南路欲迷,回风轻态更依稀。

雨晴炀帝宫前见,春晚陶潜门外飞。

惜别有情还傍马,恼人无力故沾衣。

飘零切莫随流水,化作浮萍何处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裁衣寄夫

灯下裁衣寄远人,漫拈针线倍伤神。

愁多心绪牵成病,日久形容想未真。

长短只依前日样,窄宽犹记旧时身。

知君命走红尘外,劳碌于今瘦几分。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