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欲化龟蛇生圣胎,骊山微意孰能猜。
纯钢一块都磨尽,不信纤毫眼不开。
这首诗《骊山老姥磨铁杵欲作绣针图》是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老妇人在骊山磨铁杵以期制成绣针的故事,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首句“欲化龟蛇生圣胎”,以“龟蛇”象征变化与转化,表达出老妇人内心渴望通过努力改变现状,孕育出非凡成果的决心。接着,“骊山微意孰能猜”一句,将故事背景置于骊山,暗示着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深意或秘密,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思考。
“纯钢一块都磨尽,不信纤毫眼不开”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妇人磨铁杵的决心和毅力。她将一块纯钢磨至极致,即使面对最小的障碍也不轻言放弃,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不仅是对技艺的追求,更是一种对信念的坚守,寓意着只要坚持不懈,终会克服困难,达到目标。
整首诗通过老妇人磨铁杵的故事,寓言般地传达了在逆境中坚持自我、不断努力终将有所收获的道理。诗中蕴含的哲理与精神力量,跨越时空,至今仍能引发人们的共鸣与思考。
不详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弄玉飘飘仙女姿,凤凰低舞久相期。
箫中应有别一曲,飞出青天影外吹。
雾质烟姿雪月心,凌波无迹似多情。
试听谁在湘江上,彷佛秋风曲数声。
六国倾城辇入秦,深花密柳锁青春。
神仙自有长生路,岂是阿房宫里人。
仙药长生不易求,仙山可在海东头。
祖龙灭尽诸侯后,徐福却来赢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