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玉宇正高寒,风度楼前黄鹤去;
香山陈讽谕,天津桥上杜鹃哀。
此联以“玉宇”开篇,描绘出一片高远而清冷的意境,仿佛置身于广袤无垠的天空之中,感受着清风的轻拂与寒意的侵袭。接着,“风度楼前黄鹤去”,黄鹤的离去,不仅带走了楼阁前的热闹与繁华,更添了几分孤独与寂寥,黄鹤的形象在此处象征着过往的美好时光,以及对逝去事物的怀念。
“香山陈讽谕”,将视线转向了历史的长河,香山作为文化圣地,承载着无数文人墨客的智慧与情感。这里的“讽谕”二字,意味着深刻的教诲与警示,提醒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应当铭记教训,引以为戒,不断反思与进步。
最后,“天津桥上杜鹃哀”,杜鹃啼血的哀鸣,渲染出一种悲凉与凄美的氛围。天津桥作为连接两岸的重要桥梁,其上的杜鹃哀鸣,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声响,更是对人生离合、世事无常的一种感慨。杜鹃在此处成为情感的载体,寄托了对生命脆弱、命运多舛的深深忧虑。
整联通过“黄鹤”、“讽谕”、“杜鹃”等意象,构建了一个从历史到现实,从自然到人文的广阔场景,展现了对过往的追忆、对未来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学特色和哲学深度。
不详
束发共名场,记矮檐角艺,讲院论文,昼日才高,三十年前推独步;
惊心闻噩耗,痛一老倚闾,诸孤辍业,出山计左,四千里外黯归魂。
以曲蘖陶情,寓醒于醉;有文章名世,处约能亨。
名世有传文,词坛早誉;陶情聊乐圣,酒国长春。
缘法尽三生,记曾割臂疗姑,愚孝回天吾不及;
别离能几日,纵使爱身为国,久居重地老何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