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祝英台近·端午寄仙品妹》由清代诗人孙云凤所作,以端午节为背景,寄托了对远方妹妹的思念之情。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午节特有的景象与习俗,如绣帘垂落、朱门静谧、庭午柳阴、榴花独放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绣帘垂,朱户静,庭午柳阴直。”开篇即以绣帘垂落、朱门静谧的景象,渲染出端午时节的宁静与庄重。接着,“阶下榴花,独自忍攀摘。”通过榴花独自开放的场景,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那堪艾虎悬丝,鬓绒贴胜。”艾虎是端午节的传统装饰,此处通过艾虎的悬挂和鬓绒的贴饰,进一步强化了节日的氛围。然而,面对这些传统习俗,主人公却只能“空凝望、海天空阔”,表达了对远方妹妹的深切思念,却无法相见的无奈与哀愁。
“总休说。犹记葵扇题诗,钗映越罗雪。”回忆起往日与妹妹共同度过的时光,尤其是夏日里用葵扇题诗、钗映雪白罗衣的情景,更加深了对妹妹的怀念。然而,这些美好记忆如今只能成为心中的一抹温柔与遗憾。
“拈枝流光,眉翠总成结。”通过描写主人公轻轻拈起一枝,让阳光在指尖流转,以及眉头因思念而紧锁,形象地表现了她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凝聚。
“负他两度熏风,几番梅雨,想怀抱、也应非昔。”最后,词人感慨于两次熏风、几番梅雨的更迭,岁月流逝,曾经的怀抱已不再,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妹妹深深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端午节的习俗与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入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深情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