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三首(其二)

吾家宋玉自多才,曾赋高唐神女来。

赚得襄玉梦不回。楚阳台,幻雨荒云总费猜。

形式: 词牌: 忆王孙

鉴赏

这首诗出自清代诗人宋琬之手,名为《忆王孙三首(其二)》。诗中以宋玉与神女的故事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的融合。

“吾家宋玉自多才”,开篇即以宋玉的才华横溢作为引子,暗示了诗中将涉及的浪漫与才情。接着,“曾赋高唐神女来”一句,直接点明了故事的核心——宋玉的《高唐赋》中所描绘的与神女的相遇。这不仅展现了宋玉的文学成就,也预示了后续情节中情感的深度与复杂性。

“赚得襄玉梦不回”,这一句则表达了主人公因与神女的邂逅而陷入深深的思念之中,仿佛在梦中与她相遇,却无法真正醒来回到现实。这种情感的挣扎与无奈,是许多古代文人墨客在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时的共同体验。

“楚阳台,幻雨荒云总费猜”,最后两句将场景转移到了楚国的阳台之上,这里不仅是宋玉与神女相遇的地方,也是诗人情感寄托的象征。幻雨与荒云的描写,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情感状态的隐喻,暗示着主人公对于这段感情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爱情与理想的深刻思考,以及在现实与幻想之间徘徊的复杂心境。

收录诗词(255)

宋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字:玉叔
  • 号:荔裳
  •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 生卒年:1614~1674

相关古诗词

忆王孙三首(其三)

青山层叠水潆洄,千树桃花绕涧开。

刚进胡麻饭一杯。问天台,知否刘郎敢再来。

形式: 词牌: 忆王孙

沁园春三首(其一)

把酒花前,俛仰乾坤,犹剩吾曹。

忆西清奉引,曾陪汲黯,南冠憔悴,同祭皋陶。

谏草空焚,钓竿长把,三径荒芜仲蔚蒿。

长安道,叹东门黄犬,几度悲号。

于今华发萧萧,但痛饮狂歌兴未消。

向莲社参禅,无人能解,醉乡娱老,有脱而逃。

白眼看他,飞扬跋扈,蜾裸螟蛉之二豪。

三年后,看两家儿子,谁似枚皋?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三首(其二)

柳暗柴门,苔深竹径,芍药初红。

羡烟霞高卧,结庐水曲,鹿麋为伴,避世墙东。

女子知名,儿童拍手,笑指韩康药满笼。

吾何幸,向绳床井灶,正日相从。

朝来睡起初慵,恰神女飞来第几峰。

看博山炉底,双眠翡翠,绿纱窗外,并蒂芙蓉。

我辈钟情,温柔堪老,鹤似精神玉似容。

催妆赋,校陈琳檄草,立愈头风。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三首(其三)

正日思归,临水登山,云胡不归?

羡君诚高士,堪五湖长,予其逋客,愧北山移。

结遍贤豪,厌闻歌管,十载扬州梦已非。家何在?

有珠帘云海,雪窦烟扉。

年年车马逶迟,空折尽隋堤柳几枝。

笑故园三径,桂兰频老,层峦万叠,猿鹤长啼。

或问先生,笑而不答,待满词人饯别诗。

真归矣,任山灵见诮,百罚奚辞?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