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

雨后炎氛减,空堂起清凉。

萧萧野风声,淡淡孤月光。

晚睡梦亦短,常苦秋夜长。

停灯览群书,坐以待未央。

鸡犬互争栖,邻里舂黄粱。

中夜寂无喧,蟋蟀鸣我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夜晚的宁静与清凉,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内心世界的平和。首句“雨后炎氛减,空堂起清凉”直接点明了主题,雨后的清凉之感,不仅体现在物理环境上,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接下来,“萧萧野风声,淡淡孤月光”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风声的“萧萧”与月光的“淡淡”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

“晚睡梦亦短,常苦秋夜长”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秋夜漫长难捱的无奈。接着,“停灯览群书,坐以待未央”则展现了诗人夜读的情景,通过这一行为,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专注。最后,“鸡犬互争栖,邻里舂黄粱”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画面,鸡犬争栖的生动场景与邻里舂米的声音,为整个画面增添了生活气息,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中夜寂无喧,蟋蟀鸣我傍”则是对夜晚最深处的描绘,通过蟋蟀的鸣叫,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与生命的活力,形成了动与静的和谐统一。整首诗通过对雨后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送福州范文学兼寄张宜

山林忍长饥,君门不易入。

今时行路难,自古志士泣。

范生岷峨秀,学古名字立。

流沙万里驹,未恨晚羁絷。

一命吏瓯越,扁舟去乡邑。

文学亦备员,海禺更卑湿。

扬帆下三峡,南斗安可挹。

问津颇浩荡,蹈险实蹇涩。

吾闻养贤俊,不但糠籺给。

乃知黄金台,始隗众士集。

送行勿惆怅,人寿期七十。

古来功名士,白发亦可及。

因君谢张老,青紫未易拾。

且当黄鹄举,不尔玄蛇蛰。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送孙巨源

衰老不择交,倾怀未尝悔。

非吾相知心,亦有中获罪。

谁能若楸柏,雪霜不变改。

自念孤剑心,炯然镇长在。

识君始恨晚,及此将十载。

相与忘形骸,依然见乐恺。

翔凤刷羽仪,天真辉文彩。

清泉浚长源,滥觞已自倍。

乘间辄相过,慰我胸傀礧。

使我意轩昂,脱我中心痗。

今君官南州,扬帆尽淮海。

腰绶盘青緺,儿衣间缯綵。

兰羞当及时,倚门方有待。

一值归飞鸿,寄声尚无怠。

形式: 古风

登城望山

城隅见连山,苍翠横座中。

白云卷霄汉,千叠张屏风。

此地有佳致,望望情不穷。

忽如出尘寰,相对前后峰。

古墙有石色,草树仍蒙笼。

樵隐事不一,养痾方易容。

形式: 古风

同谢二兄弟游城南王氏园坐竹中水上

昧旦从吏役,中昃既休閒。

慨然田野兴,策马从近关。

谢公虽朝裾,雅意存东山。

相期物外游,待我季孟间。

晴阳煦烟郊,蔼蔼春气还。

南溪已浮冰,乱石声潺潺。

意得境弥好,形劳心讵艰。

名园得暂息,奇树多可攀。

去水贯林竹,脩篁夹澄湾。

波光龙蛇行,微风鸣佩环。

窄径偶深入,交柯存勿删。

并流一长啸,照影清心颜。

胜事岂有尽,向此同蒯菅。

发兴自我辈,忽如远尘寰。

严城迫归鞅,夕阳稍朱殷。

后游期不忘,秀卉春斓斑。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