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

卜筑卧青山,浮尘事不关。

虚庭岩石秀,小圃水烟閒。

倚杖看云立,吟诗踏月还。

陶然天壤外,何必慕商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青山之中的闲居生活,充满了宁静与超脱。首句“卜筑卧青山”点明了隐士选择在山中定居,远离尘世的喧嚣。接着,“浮尘事不关”一句,直接表达了隐士对世俗事务的淡漠态度,强调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虚庭岩石秀,小圃水烟閒”两句,通过描绘隐居之所的自然景色,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和谐。虚庭即空旷的庭院,岩石秀美,小圃中水汽缭绕,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这里不仅有自然之美,更有心灵的寄托。

“倚杖看云立,吟诗踏月还”则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日常。倚杖而立,看云卷云舒,是静观自然之美的时刻;吟诗踏月,则是内心情感的抒发与释放。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以诗为伴,以月为友的生活状态。

最后,“陶然天壤外,何必慕商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与自豪。陶然,形容心情愉悦,此处指诗人沉浸在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之中,感到无比的快乐与满足。天壤之外,意味着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心灵的自由境界。诗人并不羡慕商颜,即古代著名的隐士,而是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归宿和满足,无需再追求外界的认可或名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内心的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9)

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遁庵兄山居

遁叟吟诗酷爱僧,诗成良夜独篝灯。

白莲社里难忘酒,西华山中任曲肱。

倦鸟却归天万里,奔鲸曾破浪千层。

春风赢与田家乐,醉捧豚肩祝岁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述怀次前韵

已觉头颅似老僧,衰迟还爇读书灯。

消愁每办一杯酒,治病难逢三折肱。

客梦易醒春雨里,诗怀遥寄暮云层。

汉阴抱瓮虽云拙,犹胜孜孜垄断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送蒙庵之浙江(其一)

霜台持宪客,许国百年身。

马踏闽关路,莺花旧日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送蒙庵之浙江(其二)

君趋鸾凤群,我牧牛羊道。

别去各天涯,愁心寄芳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