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得毕侍御书闻巴中卧病

芳信来相续,同心远更亲。

数重云外树,不隔眼中人。

梦寐花骢色,相思黄鸟春。

更闻公干病,一夜二毛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芬芳的书信接连不断,心意相通使我们更加亲近。
即使重重云雾之外的树木阻隔视线,心中的那个人依然清晰可见。
梦境中满是如花骢马般的色彩,春天的黄鸟唤起无尽的相思。
又听说你像公干一样病重,一夜之间竟添了许多白发。

注释

芳信:指书信。
相续:连续不断。
同心:心意相通。
远更亲:距离遥远却更觉亲近。
数重:多层。
云外树:远处的树。
眼中人:心中的那个人。
梦寐:梦中。
花骢色:如花骢马的色彩。
相思:思念之情。
黄鸟春:春天的黄鸟。
公干病:比喻人病重。
二毛:黑白相间的头发,这里指白发增多。
新:新增添。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名为《再得毕侍御书闻巴中卧病》。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十分细腻。

“芳信来相续,同心远更亲。”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情谊,即便是相隔遥远,也能通过书信的往来保持着深厚的情感。这里的“芳信”指的是香甜美好的信息,“同心”则强调了彼此之间心灵的相通。

“数重云外树,不隔眼中人。”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越空间距离的心境。即便是在云雾缭绕的远方,也能感受到那遥远之人的存在,仿佛在目不转之间就能看见对方。这是对友情深度的一种形象表达。

“梦寐花骢色,相思黄鸟春。” 这两句则抒发了作者对于朋友的牵挂与思念。在梦中也能感受到那种温馨如初恋般的情愫,这里的“花骢”是指梦境中的情景,“黄鸟”则是传统文化中常用以表达思念之意的象征。

“更闻公干病,一夜二毛新。” 最后两句则转换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病痛的关切和担忧。这里的“公干”指的是毕侍御,诗中透露出作者得知朋友生病的消息,感到十分不安,“一夜二毛新”形容了疾病带来的迅速变化,如同短时间内白发增加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谊,以及作者对于远方朋友健康状况的关心。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同王錥起居程浩郎中韩翃舍人题安国寺用上人院

慧眼沙门真远公,经行宴坐有儒风。

香缘不绝簪裾会,禅想宁妨藻思通。

曙后炉烟生不灭,晴来阶色并归空。

狂夫入室无馀事,唯与天花一笑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同程九早入中书

汉家贤相重英奇,蟠木何材也见知。

不意云霄能自致,空惊鹓鹭忽相随。

腊雪初明柏子殿,春光欲上万年枝。

独惭皇鉴明如日,未厌春光向玉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寻司勋李郎中不遇

知己知音同舍郎,如何咫尺阻清扬。

每恨蒹葭傍芳树,多惭新燕入华堂。

重花不隔陈蕃榻,修竹能深夫子墙。

唯有早朝趋凤閤,朝时怜羽接鸳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岁初归旧山

欲知愚谷好,久别与春还。

莺暖初归树,云晴却恋山。

石田耕种少,野客性情闲。

求仲应难见,残阳且掩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