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张茶马□□生日六月十八日

轻露瀹残暑,蟾影插高寒。

团团只似前夕,持向老莱看。

九秩元开父算,六甲更逢儿换,梧竹拥檀栾。

都把方寸地,散作万云烟。锦边城,云间戍,雪中山。

风流老监在此,忧顾赖渠宽。

天上玉颜合笑,堂上酡颜如酒,家国两平安。

又恐玉川子,茗碗送飞翰。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翻译

轻露驱散了剩余的暑气,明亮的月影高悬在寒冷的夜空。
圆月如同昨晚一样,拿给年迈的老莱子欣赏。
父亲已满九十大寿,恰逢儿子的新生命交替,家中梧桐竹林环绕。
把心中的一片天地,化作漫天的云雾。身处锦城,守望着云端的戍楼,雪中的山峦。
在这里的老监风采依旧,他的宽慰让人安心。
天上的神仙也应含笑,厅堂上长辈们的脸颊红润如酒,家国都安宁。
又怕那玉川子,送来茶碗和飞快的书信。

注释

轻露:清晨的露水。
瀹:冲淡、驱散。
蟾影:月亮的光辉。
九秩:九十岁。
元开:开始。
父算:父亲的寿数。
六甲:指婴儿出生后的六个甲子,象征新生命的轮回。
儿换:儿子的诞生。
梧竹:梧桐和竹子,常用来形容清雅的环境。
檀栾:檀木和栾木,泛指树木。
方寸地:心地,内心。
万云烟:形容思绪万千,如云烟般缭绕。
锦边城:华丽的城市。
风流:风采出众。
茗碗:茶碗。
飞翰:快速的书信。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张茶马□□生日六月十八日》是宋代文人魏了翁所作,以月夜景色和人生感慨为背景,表达了对张茶马寿辰的祝贺以及对家国安宁的祈愿。词的上片通过描绘轻露驱散暑气、明亮的月光映照高寒的景象,比喻张茶马的智慧和品格如同明月般清朗。"团团只似前夕,持向老莱看",将月亮比作老莱子的长寿象征,祝愿他长寿。

下片转而写到张茶马的年纪、家庭和事业,"九秩元开父算,六甲更逢儿换",赞美他的高龄和家族的传承。梧桐、竹子和檀栾树的环境烘托出其生活的宁静与雅致。接着,词人祝愿家国安宁,个人心境如酒般陶醉,同时也担心好友张茶马会像唐代诗人卢仝那样,被佳茗之美吸引,忘记书写。

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寿者的祝福,也有对国家和个人福祉的期盼,展现了魏了翁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虞永康刚简所筑美功堂于城南以端午落成唐涪州赋水调歌即席次韵

江水自石纽,灌口怒腾辉。

便如黑水北出,迤逦到三危。

百尺长虹夭矫,两岸苍龙偃蹇,翠碧互因依。

古树百夫长,修竹万竿旗。画堂开,风与月,巧相随。

史君领客行乐,旌纛立披披。

慨想二江遗迹,更起三闾忠愤,此日最为宜。

推本美功意,禹甸六章诗。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玉楼春.同官载酒为叔母寿次韵为谢,时自潼过遂

射洪官酒元曾醉。又六十八年重至。

长江驿畔水如蓝,也应似、向人重翠。

人生岂必高官贵。愿长对、诗书习气。

陶家髻子作宾筵,有如个、嘉宾也未。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江城子.刘左史光祖别席和韵

一襟满贮梓城春。笑声频。笔挥银。

自有江山,长是管将迎。

不似如今归去客,云外步,水边身。

萧然今代杰魁人。混光尘。越精神。

不把浮云,轩冕拂天真。

化洽堂边应创见,人物旧,榜颜新。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城子(其一)约刘左史光祖谢会再和

如公何地不阳春。往来频。醉倾银。

闻道河阳,童稚正欢迎。

移向德威堂上著,疑潞国,是前身。

行人还又送行人。夜无尘。对丰神。

自古心知,别语转情真。

须信人生归去好,三径旧,四时新。

形式: 词牌: 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