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天印山的壮丽景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开篇“化工陶铸几年成”,以“化工”比喻大自然的造化之力,暗示天印山的形成历经岁月的雕琢,展现出一种自然与时间的和谐之美。接着,“形势端然似印平”,将天印山的形状比作印章,既形象又寓意深远,暗含着稳定、权威和公正的象征意义。
“组绶影留河水绕,篆文色借岭霞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天印山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景观。组绶,古代官吏佩戴的丝带,这里借指山形的连绵不断;河水环绕,象征着山川的灵动与生机。篆文,古代文字的一种形式,此处借喻山上的纹理或刻字,与“岭霞明”相映成趣,展现了山色与云霞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
“尚馀仙迹遗丹井,长捧祥云拱帝城”则将笔触转向了天印山的历史与传说,丹井与祥云拱城,不仅增添了神秘色彩,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最后,“揽辔都门凝望久,数行飞鸟暮天清”表达了诗人站在天印山之巅,远眺京城的景象,以及内心的沉思与感慨。揽辔,即拉住马缰,常用来形容驻足不前或深思熟虑;数行飞鸟,暮天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天印山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