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犬吠月如昼,马鸣人渡桥。
更无诗与酒,虚度可怜宵。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定超脱的生活状态和心境。"犬吠月如昼,马鸣人渡桥"两句,通过犬吠月光、马鸣人群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平凡而又稍显喧闹的乡村晚景。这里的“昼”字用得十分传神,它不仅指白天,也暗示了这种生活虽然普通,但却充满了日常的温暖与明亮。
"更无诗与酒,虚度可怜宵"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生活状态的一种感慨。这里的“更无”意味着诗人对于现实中的缺失有所感慨,而这种缺失是精神层面的,即没有了诗意和美酒来丰富心灵。最后一句"虚度可怜宵"则是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受,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在有限的夜晚中找到更多生命的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景象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一种超脱红尘、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诗中的意境平和而深远,给人以静谧与思考的空间。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竹手擎云重,松肩荷月高。
烟收天地阔,醉目数秋毫。
嫩竹容归鹊,寒松捧落晖。
危红和露落,空翠扑衣飞。
楼影秋江白,苔碑卧夕阳。
水昏沙暮起,一一雁南翔。
酒弄三竿日,诗成一枕风。
寒声落鸿雁,秋意著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