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珠绳初挂银河泻,花满中庭。露满中庭。
懒向庭前看月明。山屏几褶孤眠久,梦也难凭。
醒也难凭。翻愿今宵梦不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夜景。"珠绳初挂银河泻"以珠串般的银河倒挂比喻夜空之美,形象生动。"花满中庭,露满中庭"则渲染了庭院内花香四溢,露水晶莹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夜晚氛围。
词人的情绪在接下来的两句中流露出来:"懒向庭前看月明",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慵懒和对明亮月色的无意欣赏,透露出淡淡的哀愁或孤独。"山屏几褶孤眠久"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独处的场景,如同山峦折叠的屏风,暗示着他的孤寂和长久的失眠。
最后两句"梦也难凭,醒也难凭"直接揭示了词人的内心挣扎,无论是梦境还是现实,都无法给他带来安慰,他甚至希望今宵无法入梦,这表达了词人深深的无奈和对现状的不满。
总的来说,这首《丑奴儿令(其二)》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词人孤独无依的心境,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不详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城南暮雨。尚有采桑秦氏女。低系桑笼。
独倚桃花一树红。青骢西去。口里衔丝衔不住。
归到灯前。一任三眠与四眠。
陆公祠畔。十里横塘行未半。花港深深。
王四娘家何处寻。醁醅初注。又是孝廉船欲去。
怕照菱花。对面分明又一家。
小鸟踏花枝,花落如红霰。
花树朦胧一径迷,中有佳人面。
愁见落花多,欲去还留恋。
扇子盛来仔细看,点点桃花片。
门外绿杨堤,门里红妆女。
何处金羁美少年,故绾垂杨缕。
风起搅杨花,飞作廉纤雨。
眼底迷迷不见人,且听黄鹂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