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恰召阳翁伯,俄徵谢自然。
不知玉楼上,几个是诗仙。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自然景色的古诗,诗人以轻松自如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的“恰召阳翁伯”和“俄徵谢自然”表明诗人在邀请朋友共赴某个地方,这里的“阳翁伯”和“谢自然”很可能是当时文人的雅号或者别称,显示了诗人与友人的交情。
"不知玉楼上,几个是诗仙"则是一种超脱的想象和赞美。这里的“玉楼”往往指代高洁、清幽之所,而“诗仙”则是对文人才华的一种最高赞誉。这句话传达了一种既虚幻又真挚的情感,诗人似乎在探询那些聚集于这座玉楼中的朋友们,有谁能够达到“诗仙”的境界。
整首诗给人的感觉是一种闲适自得与超凡脱俗的艺术享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展现了自己清逸脱俗的情怀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海岛五百士,刘郎庐亦深。
不似阿罗汉,神通无处寻。
乍见作飞势,细听无唳声。
雪翎差髣髴,丹顶不分明。
吾脚今无力,安能跪鞠躬。
北瞻韩吏部,南仰狄梁公。
此来为佳处,高犹在绝颠。
吾衰中道废,汝少更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