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东皇物色未全收,山半登临当倚楼。
锦里烟光浑在眼,云溪花片亦随流。
夕阳正好无多景,春序才移已复秋。
却忆故园林壑美,乘风欲去问何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再和四首(其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景的留恋和对过去的回忆。首句“东皇物色未全收”暗示春天景色尚未完全展现,而“山半登临当倚楼”则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境。接下来,“锦里烟光浑在眼,云溪花片亦随流”两句,运用比喻,写出了眼前烟雾缭绕的美景如画卷般展开,花瓣随流水飘逝,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流转。
“夕阳正好无多景,春序才移已复秋”这两句,通过夕阳西下和季节更替,表达了时光易逝的感慨,暗示春天的美景转瞬即逝,秋天已经临近。最后,“却忆故园林壑美,乘风欲去问何由”诗人回忆起往昔园林的美景,表达了想要回归或留住这份美好的愿望,但又不知如何实现,流露出淡淡的遗憾和向往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融入了时光流逝的哲理,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
不详
万象森罗不可收,一亭览尽胜高楼。
涂山南觐尊乔岳,渝水东朝合众流。
烟起人家天欲暮,云归海峤月当秋。
此时此景尤佳绝,约客重来信有由。
淅淅乾坤灏气盈,多情明月共秋清。
且将照席银缸背,自有窥檐宝鉴明。
但喜人心都爱好,谁知天度不留行。
反身一视真奇特,夜夜神光莫与京。
阴阳升降定沉浮,九候之前大火流。
人远祗同千里月,天高谁放一轮秋。
飞萤眇眇何时见,惊鹊纷纷特地愁。
陋屋穷檐无不照,清光岂独射高楼。
闲情从杖屦,幽意满林塘。
秋近气先冷,春来风自香。
芷兰成佩玉,茅苇当雕梁。
一念浑枯木,能随柳絮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