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方叔

憔悴词林失俊英,已应精爽在蓬瀛。

楷模昔日依元礼,贫病他年累长卿。

无复波澜窥大手,空将日月送虚名。

当时颍曲为耕地,祇有风滩昼夜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挽诗《挽李方叔》由宋代诗人郭挺所作,是对李方叔这位文坛俊才的深切悼念。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缅怀与哀思,以及对其才华与命运的感慨。

首联“憔悴词林失俊英,已应精爽在蓬瀛”开篇即点明了李方叔在文学界的卓越地位和其离世后给文坛带来的巨大损失。词林,指的是文学界;俊英,意指才华出众的英才;蓬瀛,则是传说中的仙岛,这里借以形容李方叔的灵魂已超凡脱俗,飞升至仙境。这一联既表达了对李方叔才华的赞誉,也寄托了对其灵魂得以安息的美好祝愿。

颔联“楷模昔日依元礼,贫病他年累长卿”进一步揭示了李方叔生前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元礼,可能是指东汉时期的文学家蔡邕,以其为人师表著称;长卿,即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司马相如,以才华横溢而闻名。这两句通过类比,赞扬了李方叔虽身处贫困病痛之中,却依然坚守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学理想,如同古代的楷模一般。

颈联“无复波澜窥大手,空将日月送虚名”则表达了对李方叔身后名声与才华未能得到充分认可的遗憾。大手,比喻高超的技艺或才华;日月,象征时间的流逝。这两句暗示了李方叔在世时虽然才华横溢,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只能在时间的流逝中默默消逝,留下的是虚名而非实绩。

尾联“当时颍曲为耕地,祇有风滩昼夜声”以颍曲(可能指颍水弯曲处)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寂静凄凉的画面。风滩的昼夜之声,既是对李方叔离世后环境的描写,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自然界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表达了对李方叔才华与人格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其早逝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文人命运多舛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

郭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李方叔

藤崖罗迈等苍龙,踵洞寒喷江海通。

几万重峰团碧色,百千级雪下青空。

尘埃世界深山北,今古是非流水东。

筇杖平头天地阔,醉他白日立清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游大涤(其一)

黄帘有影金灯暗,碧殿无人玉磬清。

我亦三生羽衣客,梦魂久已到瑶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游大涤(其二)

云葩裛石侵衣润,岚翠笼山入眼明。

何处如今有仙隐,愿寻药圃斸玄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岑公洞

真人邈何之,恍忽不可见。

洞居独嵌空,壁留明珠溅。

藤萝含冥濛,竹柏斗葱茜。

至幽合人心,远翠落江面。

野老乘篮舆,使君肆清燕。

日影砌下倒,云容坐间变。

大木岩欲倾,邃壑路微转。

峥嵘施屏风,点缀成彩绚。

虽云急行乐,胜赏殆亦遍。

欲归重盘旋,拂石看古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