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水村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腰上佩带的羽箭已长期凋零,只叹未到燕然山刻石记功名。
想老夫我尚能横越那大沙漠,诸位何至于新亭落泪空悲鸣。
我虽有万死不辞的报国之志,却无奈双鬓斑白不能再转青。
应牢牢记住常年江湖泊船处,卧闻寒州上新雁到来的叫声。

注释

羽箭:箭尾插羽毛,称羽箭。
太息:叹气。
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勒铭:刻上铭文。
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车骑将军窦宪大败匈奴,追击单于至燕然山,班固写了一篇铭文,把铭文刻写在巨石上,记载这次成功。
此句作者借喻自己未能建立战功。
老子:陆游自称,犹言老夫。
大漠:古瀚海,亦称大碛。
在蒙古国与我国内蒙古之间,西接新疆,四月间狂飙屡起,沙砾飞扬,故号为流沙。
绝大漠:横度大沙漠。
绝,横度,跨越。
新亭:又名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
“一身"句:意谓自己有不怕死万次的报国决心。
青:黑色。
再:第二次。
记取:记住,记着。
新雁:刚从北方飞来的雁。
汀:水边平地,小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夜泊水村》,通过描绘个人的境遇和感慨,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无奈。首句“腰间羽箭久凋零”形象地写出诗人年老体衰,曾经的豪情壮志如今已不再,箭矢久未使用,暗示了时光流逝和英雄迟暮。次句“太息燕然未勒铭”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遗憾,用“燕然未勒”典故,意指功名未就。

接下来,“老子犹堪绝大漠”表明诗人虽年迈,但仍有余勇可贾,渴望再次出征,收复失地。“诸君何至泣新亭”则批评了那些空谈国事、不思进取的人,暗含对朝廷中懦弱者的讽刺。诗人感慨自己“一身报国有万死”,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然而“双鬓向人无再青”,白发苍苍,青春不再,无法再为国家效力。

最后两句“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以景结情,诗人独自在江湖边的船上,夜晚听到新雁落在寒冷的汀洲上,画面凄凉,寓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壮志未酬,又有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体现了陆游鲜明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夜话赠华师

少喜洛阳侠,今成衡岳僧。

深培地炉火,明照佛龛灯。

衰鬓晨霜白,禅心古涧澄。

犹能遍参在,为我买行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夜雨

夜雨有残滴,秋砧无绝声。

得诗旋已忘,觅睡固难成。

壮志悲垂老,归耕愿太平。

发春才属尔,岁事又峥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夜雨

齿牙摇动鬓毛疏,四壁萧然卧草庐。

急雨声酣战丛竹,孤灯焰短伴残书。

壮心未减从戎日,苦学犹如觅举初。

自笑坚顽谁得似,同侪太半已丘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夜雨三首(其一)

泽国寒多雨,畸人夜少眠。

不缘酲作病,只合醉终年。

庭草已争茁,园梅空自怜。

重云不难抉,无剑倚青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