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祝蕃的《二画(其二)》以山水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中运用了叠嶂、悬瀑、平林、层台、风雨、烟浪和扁舟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动态与静态对比的世界。
“叠嶂半空悬瀑”,开篇即展现出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象,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也暗示了力量与美的结合。
“平林隔岸层台”,接着笔触转向对岸的景色,平缓的树林与远处的层叠建筑相映成趣,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对比。这一句通过“隔岸”二字,巧妙地营造出一种空间的层次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两岸之间的距离与联系。
“风雨一川烟浪”,随着诗句的推进,风雨的加入为画面增添了几分动态与活力。川流不息的水流在风雨的吹拂下泛起层层烟浪,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威力,又赋予了画面以流动之美。这一句中的“烟浪”二字形象生动,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风声、雨声与水浪拍打岸边的声音。
“扁舟何处归来”,最后,诗人将视线聚焦于一叶扁舟之上,引人遐想。这不仅是对归家之人的期待,也是对内心深处那份宁静与归属感的追求。在风雨与烟浪的背景下,扁舟的归来更显得温馨而悠远,给人以深深的感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