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子陵钓台的凄美景象与历史的沧桑感。首联“严公英魄去何之,江上空馀旧钓矶”以问句开篇,将读者引入对历史人物严公的追思之中,同时点明了环境的变迁,江面上仅剩下往日钓鱼的石矶,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颔联“古木苍烟鸲鹆噪,清波白石鹭鸶飞”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荒凉的氛围。古木参天,苍烟缭绕,鸲鹆鸟在枝头鸣叫,清波荡漾,白石间鹭鸶翩翩起舞,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历史的痕迹和岁月的流转。
颈联“山中秋色香粳熟,垄下朝寒赤鲤肥”进一步描绘了季节变换下的自然景色,秋天的山色中稻谷飘香,田垄之下清晨的寒冷中赤鲤肥美。这一联不仅展现了四季更迭的自然景观,也蕴含了对丰收与生命的赞颂。
尾联“何事夷齐耻周粟,一生憔悴首阳薇”则转向对古代隐士伯夷、叔齐的思考。他们因反对周武王伐纣而拒绝食周粟,最终饿死于首阳山。诗人在这里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坚守节操、不为权势所动的精神的敬仰,同时也反思了个人在面对诱惑时的选择与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子陵钓台及其周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感悟,具有浓郁的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