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友叹

昆吾莫邪轻毛锥,平生故人皆引去。

剡溪之皙绛邑黔,独与石君作一处。

中书间起免冠谢,辄被溺冠仍嫚骂。

见几自愧后穆生,正恐髡舂不与赦。

有时怒发竖相如,熟视蒙恬挽其须。

泓尤沦弃敢自爱,老龟支床息犹在。

荆山风雨朝暮号,璞在吾怀足何罪。

恨不雪耻酬诸姬,背水一战汉为池。

楮生不改旧边幅,三褫何但高阁束。

客卿骑项百折磨,犹恐玄能赤吾族。

此时不平义重生,阳城裂麻欲死争。

平生国士立桥下,誓死守此漆身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文房四友叹》由宋代诗人谢翱所作,通过“文房四友”——笔、墨、纸、砚的拟人化,抒发了对文人命运的感慨和对理想抱负的追求。

诗中以“昆吾莫邪轻毛锥”开篇,将笔比作宝剑,形象地描绘出笔的锋利与珍贵。接着,“平生故人皆引去”,暗示笔虽珍贵却难觅知音,象征着文人的孤独与寂寞。

“剡溪之皙绛邑黔,独与石君作一处。”这里将墨、纸、砚分别比喻为不同地域的美物,与笔共同构成了文人的创作工具,强调了它们之间的和谐与相互依存。

“中书间起免冠谢,辄被溺冠仍嫚骂。”这一句讽刺了官场的复杂与险恶,表达了对文人遭受不公待遇的同情。

“有时怒发竖相如,熟视蒙恬挽其须。”相如、蒙恬均为古代著名文人与书法家,此处借以表达文人面对不公时的愤怒与抗争。

“泓尤沦弃敢自爱,老龟支床息犹在。”通过老龟的比喻,展现了文人在困境中依然坚守自我,不屈不挠的精神。

“荆山风雨朝暮号,璞在吾怀足何罪。”荆山指代文人内心的宝藏,风雨象征外界的艰难与挑战,表达了文人即使身处逆境,也坚信自己的价值。

“恨不雪耻酬诸姬,背水一战汉为池。”表达了文人渴望为国家、为理想而战,即使面临绝境也不放弃的决心。

“楮生不改旧边幅,三褫何但高阁束。”楮生指纸,意在强调文人作品的价值不应被忽视或束之高阁。

“客卿骑项百折磨,犹恐玄能赤吾族。”通过客卿(外来文人)的形象,反映了文人之间相互扶持、共同抗争的精神。

“此时不平义重生,阳城裂麻欲死争。”表达了在不公正面前,文人重新燃起正义之火,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公平的决心。

“平生国士立桥下,誓死守此漆身哑。”最后两句,以国士(杰出人才)的形象,表达了文人对理想与信念的执着追求,即使面对生死考验,也誓死捍卫。

整首诗通过对“文房四友”的拟人化描写,深刻揭示了文人在封建社会中的处境与精神追求,充满了对理想与正义的向往,以及对不公与压迫的强烈反抗。

收录诗词(294)

谢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字:皋羽
  • 号:宋累
  • 生卒年:1249—1295

相关古诗词

秋社寄山中故人

燕子来时人送客,不堪离别泪沾衣。

如今为客秋风里,更向人家送燕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登西台作楚歌招文丞相魂

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

形式: 古风

续琴操哀江南.我赴蓟门四之一

我赴蓟门,我心何苦。我本南人,我行北土。

视彼翼轸,客星光光。自陪辇毂,久涉戎行。

靡岁不战,何兵不溃。偷生有戚,就死无罪。

莽莽黄沙,依依翠华。我皇何在,忍恤我家。

形式: 四言诗

续琴操哀江南.瞻彼江汉四之二

瞻彼江汉,截淮及楚。起兵海隈,亡命无所。

枕戈待旦,愤不顾身。我视王室,谁非国人。

噫嘻昊天,使汝缧绁。奸党心寒,健儿胆裂。

黄河万里,冰雪峨峨。尔死得死,我生谓何。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