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小金山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美与历史之深。首句“鳌耸青葱江上台”,以“鳌”比喻山峰,生动地描绘出山峰在江边高耸入云的景象,给人一种雄伟壮观之感。“芙蓉环碧画图开”,则通过“芙蓉”和“碧”字,渲染出一幅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画面,仿佛展开了一幅精美的画卷。
接着,“日浮金影波心见,蜃逐潮声海角来”,这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两种现象——日光在水面上形成的金色倒影和海市蜃楼随潮声显现,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的变换融入其中,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广阔。
“坡老昔参禅性定,粤灵今喜使舟回”,这里借用了苏东坡(坡老)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当前情境的感慨。苏东坡曾参禅悟道,心境平和;而“粤灵今喜使舟回”,则可能是诗人想象自己或前人乘舟归来的情景,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
最后,“凭虚不尽登临兴,北望天峰紫翠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登高远眺时的无限兴致与对远方美景的向往。站在高处,北望天际,群山连绵,紫色的山峰显得格外巍峨,这种景象激发了诗人的豪情与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小金山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历史美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