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山亭侍宴

淮南有小山,嬴女隐其间。

折桂芙蓉浦,吹箫明月湾。

扇掩将雏曲,钗承堕马鬟。

欢情本无限,莫掩洛城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淮南有一座小山,王后女儿在此隐藏。
在桂花盛开的芙蓉浦,她吹着玉箫在明月湾。
轻摇扇子哼着育儿歌谣,发钗上挂着失落的马鬟。
她的欢乐情感本无边无际,别关闭洛阳城的门扉。

注释

淮南:地名,指淮南地区。
小山:小型的山丘。
嬴女:指秦始皇的女儿,这里泛指皇家女子。
间:其中。
折桂:比喻美女或才子,因古代科举考试中状元称为折桂。
芙蓉浦:开满芙蓉花的水边。
吹箫:吹奏竹箫。
明月湾:明亮的月光下的海湾。
扇掩:用扇子遮掩。
将雏曲:育儿的歌曲。
钗承:发钗承载。
堕马鬟:形容发髻散乱如马鬃下垂。
欢情:欢乐的情感。
无限:没有边际,无穷尽。
洛城关:洛阳城的城门,代指城市或皇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欢乐情谊无限延续的美好愿望。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作者张昌宗的才华和对生活的热爱。

"淮南有小山,嬴女隐其间",开篇即以淮南之地为背景,设定了一个神秘而又温馨的情境。这里的小山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和故事,而“嬴女”则是一位美丽而神秘的女性,她在山间隐匿,似乎在等待或回忆着什么。

接着,“折桂芙蓉浦,吹箫明月湾”,诗人笔触轻盈地描绘了景色之美。这里的“折桂”和“芙蓉”都是高贵而美丽的事物,它们出现在“淮南小山”的背景下,不仅映衬出当时的自然风光,更是对嬴女的赞美。而“吹箫明月湾”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箫声在清澈的月光下回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扇掩将雏曲,钗承堕马鬟",诗中接着描写了一场宴会或聚集的情景。这里的“扇掩”可能是指在室内外的划分,而“将雏曲”则是宴会上的音乐;“钗承堕马鬟”则是一种装饰,可能暗示着宴会上女性的华丽装扮。

最后,“欢情本无限,莫掩洛城关”,诗人表达了对欢乐情谊不愿中断的心声。这里的“欢情”是指宴会上的喜悦和情谊,而“莫掩洛城关”则是在强调这种美好时光不应该被打断或隔绝。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精致的意象、流畅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情谊的小小世界。它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对生活美好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阶级对于享乐与文化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

张昌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排行第六。美姿容,人称六郎美如莲花。万岁通天二年(697年),经太平公主推荐入宫侍奉武则天,向武则天推荐了哥哥张易之,兄弟一起入寝宫侍奉。朝内高官、宗室并称易之、昌宗二人为五郎、六郎。官至春官侍郎,封为邺国公。圣历二年(699年),武则天敕和李峤、张说等学士编撰《三教珠英》。武周晚年,与其兄张易之把持朝政,败坏朝纲。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十二日,张柬之、敬晖、桓彦范、崔玄暐、袁恕己、李多祚等大臣趁武则天病重发动神龙政变,迎李显复辟,诛杀、张易之

  • 籍贯:定州义丰(今河北省安国)
  • 生卒年:?-705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云车遥裔三珠树,帐殿交阴八桂丛。

涧险泉声疑度雨,川平桥势若晴虹。

叔夜弹琴歌白雪,孙登长啸韵清风。

即此陪欢游阆苑,无劳辛苦向崆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少年行

少年不识事,落魄游韩魏。

珠轩流水车,玉勒浮云骑。

纵横意不一,然诺心无二。

白璧赠穰苴,黄金奉毛遂。

妙舞飘龙管,清歌吟凤吹。

三春小苑游,千日中山醉。

直言身可沈,谁论名与利。

依倚孟尝君,自知能市义。

形式: 乐府曲辞

泛舟侍宴应制

平明出御沟,解缆坐回舟。

绿水澄明月,红罗结绮楼。

弦歌争浦入,冠盖逐川流。

白鱼臣作伴,相对舞王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侍从过公主南宅侍宴探得风字应制

逐赏平阳第,鸣笳上苑东。

鸟吟千户竹,蝶舞百花丛。

时攀小山桂,共挹大王风。

坐客无劳起,秦箫曲未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