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滩声(其二)》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妙声音——滩声,以及诗人对这种声音的深刻感悟。
首句“洗耳何须颍水清”,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倾听自然之音的渴望,并暗示了无需刻意追求纯净的环境来聆听天籁。接着,“淫哇涤去有滩声”一句,巧妙地将世俗的杂音比作需要洗涤的污垢,而清澈的滩声则如同心灵的净化之音,让人在喧嚣中找到一片宁静。
“宫商别奏天然曲”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之声的赞美,将滩声比作宫商调式的音乐,自然而不造作,展现出一种和谐与美的境界。“淡薄追还物外情”则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倾听自然之声,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解脱。
“聊与沙鸥均至乐,谩同渔父引馀觥”两句,诗人以沙鸥和渔父为伴,共同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乐趣,仿佛找到了与世无争的快乐源泉。这里的“均至乐”和“引馀觥”都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认同。
最后,“个中一拍谁人会,长啸归来烟雾生”两句,诗人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之音独特韵味的理解和欣赏,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自然中找到了共鸣和归宿。长啸之后,烟雾缭绕,不仅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滩声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宋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