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声(其二)

洗耳何须颍水清,淫哇涤去有滩声。

宫商别奏天然曲,淡薄追还物外情。

聊与沙鸥均至乐,谩同渔父引馀觥。

个中一拍谁人会,长啸归来烟雾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滩声(其二)》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妙声音——滩声,以及诗人对这种声音的深刻感悟。

首句“洗耳何须颍水清”,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倾听自然之音的渴望,并暗示了无需刻意追求纯净的环境来聆听天籁。接着,“淫哇涤去有滩声”一句,巧妙地将世俗的杂音比作需要洗涤的污垢,而清澈的滩声则如同心灵的净化之音,让人在喧嚣中找到一片宁静。

“宫商别奏天然曲”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之声的赞美,将滩声比作宫商调式的音乐,自然而不造作,展现出一种和谐与美的境界。“淡薄追还物外情”则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倾听自然之声,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解脱。

“聊与沙鸥均至乐,谩同渔父引馀觥”两句,诗人以沙鸥和渔父为伴,共同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乐趣,仿佛找到了与世无争的快乐源泉。这里的“均至乐”和“引馀觥”都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认同。

最后,“个中一拍谁人会,长啸归来烟雾生”两句,诗人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之音独特韵味的理解和欣赏,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自然中找到了共鸣和归宿。长啸之后,烟雾缭绕,不仅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滩声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宋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闻州学补试

辟廱泮水旧先生,十五馀年经自横。

今日传闻试多士,尚疑身复任权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怀詹成老

胸中云梦向来宽,妙入微尘心更安。

天北梧桐正鸣凤,江东枳棘尚栖鸾。

渊明可是忘三径,下惠犹能仕小官。

何日相从坐金粟,静听飞雪洒琅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怀霍子侔

平时咳唾落珠玑,未掌丝纶亦数奇。

远去天官空帐幄,中分淮水动旌旗。

圜扉荡涤民知免,列位搜扬士不遗。

报国功成有馀日,也应回首念流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怀何伯震

我别家时君在床,后来南北两相忘。

直饶伏枕到新岁,也胜投身居瘴乡。

孤节未尝交世俗,清贫何以度星霜。

皇天默相谁窥得,看取它年吾道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